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告别黄金时代:经济型连锁酒店的 “退潮” 与转型困局
发布时间:2025-11-26 09:30:35

来源:原创 海容文化 侵删


 ScreenShot_2025-11-26_092745_713.png


曾经遍布城市角落的黄色招牌缓缓熄灭,廉价酒店的辉煌早已悄然远去。从布丁、亚米等品牌退市,到锦江、首旅、华住、7天等巨头缩减经济型酒店数量,一系列信号都在指向同一个事实:经济型连锁酒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衰退潮,其背后的逻辑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一场消费升级与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


一、衰退迹象:数据背后的残酷现实

 

1、退市潮与亏损困境:亚米酒店因现金流紧张无力支付审计费用退市,布丁酒店因连续亏损触发退市红线。这些案例并非孤例,背后是经济型酒店普遍陷入的盈利困境:连续多年亏损、营收下滑,已成为行业的常态。

 

2、巨头转向中高端:过去五年,锦江、首旅、华住三大巨头新扩张近1.3万家酒店,其中经济型酒店不足2000家。锦江内部经济型酒店占比仅剩27.6%,首旅不足40%。资本与资源的倾斜,早已从经济型转向中高端市场。

 

2、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2024年全国酒店数量超37万家,客房供给恢复至2019年的103%,但旅游人次仅恢复89%。供需失衡下,酒店入住率下滑,旺季提价失效,RevPAR(单房收益)集体下降,经济型酒店因缺乏多元收入首当其冲。

 

二、深层原因:多重因素下的生存挤压

 

1、商业模式失效:动态调价失灵

 

过去经济型酒店依赖“淡季保本,旺季暴利”的定价模式,但如今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旺季提价空间被压缩。五星级酒店可通过餐饮、会议等高附加值业务“回血”,而经济型酒店仅依赖客房收入,抗风险能力极弱。

 

2、价格战与向下挤压

 

高端酒店价格承压后,被迫降低价格争夺市场,进一步挤压经济型酒店的生存空间。例如,希尔顿欢朋等中高端品牌降价至400元,直接打击原本定价300-500元的经济型酒店,形成“层层传导式降价”,导致部分酒店成本倒挂。


3、代际消费变迁:从性价比到质价比

 

Z世代等新一代消费者成长于物质富足环境,对住宿品质要求更高。酒店消费逻辑从“低价优先”转向“品质与价格平衡”。数据显示,华住体系中高端入住率已反超经济型,锦江收购维也纳后中高端入住率同样领先。休闲游、高端出行的占比提升,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型酒店的核心客群,如预算敏感的商务人士。

 

4、连锁化洗牌:单体酒店消亡与巨头垄断

 

疫情期间大量单体经济型酒店因抗风险能力差被迫退出,连锁化率提升。但巨头们通过压缩经济型酒店、扩张中高端,进一步垄断市场。头部品牌如汉庭、格林豪泰虽仍有增长,但Top10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57.48%降至2022年的51.04%,市场分化加剧。


 三、转型求生,衰退并非终结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全面衰退,标志着中国酒店业一个时代的落幕。但这并非行业的终点,而是转型的起点:

 

1、细分市场崛起:城市生活方式酒店、小型精品酒店、健康养生酒店等特色细分领域正在兴起,满足特定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2、下沉市场仍有空间:尽管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承压,但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对高性价比住宿仍有需求。部分品牌通过优化成本、提升基础体验,或能开辟新市场。

 

汉庭也开始在县城门店配备24小时自助洗衣房,用“五星级平替”的服务击中年轻人痛点

 

3、向中端升级:头部集团已证明,中端酒店是未来增长点。经济型酒店若能通过有限服务升级,如提升卫生标准等,或可转型为中端产品,抓住消费升级的红利。

 

尚客优在各个门店植入“家乡那碗面”的本地化权益,将早餐从18个品类升级至30个,却保持价格不变。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衰退,是市场供需变化、消费升级、行业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提醒我们:没有永恒的商业模式,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生存之道。 对于酒店从业者而言,唯有在细分领域深耕、在服务与体验上创新,才能穿越周期,找到新的生机。而对于消费者,我们或许将见证一个更丰富、更多元化的住宿时代到来。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