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酒店业三巨头最新成绩单出炉,在休闲旅游需求回暖与商务市场疲软的碰撞中,他们正走向不同的发展路径。
华住集团、锦江酒店和首旅如家近日相继交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三大酒店巨头在休闲旅游需求稳健增长与商务市场恢复乏力的复杂环境中,展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态势。
华住规模领跑,锦江利润大幅增长,首旅则仍在恢复通道中。随着行业供给增速放缓,酒店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营收利润
华住领跑营收,锦江利润增长亮眼
三季度,华住集团营收70亿元,同比增长8.1%,调整后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0.8%。
华住营收规模持续领先,其酒店营业额达306亿元,同比增长17.5%。
锦江酒店三季度营收37.15亿元,同比下降4.71%。但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2%,达到4.31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首旅酒店三季度营收21.21亿元,同比微降1.6%。其扣非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6%,复苏步伐相对缓慢。
从盈利能力看,华住的调整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18.9%。锦江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利润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及管理费率优化。
经营指标
华住房价提升,首旅降幅收窄
经营指标方面,华住中国区日均房价升至304元,同比正增长,入住率维持在84.1%的高位。其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56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华住集团CEO金辉表示:“RevPAR的提升是管理层今年重要的运营目标。” 他指出,这一指标的稳定得益于产品力提升和服务体验优化。
锦江中国区有限服务酒店的RevPAR同比降幅收窄至2.0%。 其中直营店RevPAR同比转正,微增0.2%,显示直营业务有所改善。
首旅酒店整体RevPAR为191元,同比下降2.4%。 不过,其降幅已较第二季度明显收窄,释放出积极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首旅旗下经济型酒店表现稳健,RevPAR同比增长1.4%, 消费分级趋势下,性价比成为更多旅客的选择。
扩张策略
华住加速开店,锦江首旅结构优化
三季度,华住新开业酒店749家,创下年内单季度新高。 截至三季度末,华住全球在营酒店总数达12702家,同比增长17.1%。
华住继续执行以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为核心的战略,同时加码中高端市场,在10月底推出了全新中高端品牌“全季大观”。
锦江三季度新开酒店343家,净增212家。 其境外业务受去年法国奥运会高基数影响,营收同比下降18.4%。
为拓展海外业务,锦江计划赴港上市,以“进一步加强及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首旅三季度新开店387家,同比增长0.5%。 其储备店中标准管理酒店占比达71%,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 显示公司正在优化产品结构。
核心数据PK
华住“量价齐升”领跑
锦江利润逆袭,首旅增收乏力

华住集团:规模扩张与会员体系双轮驱动
营收与利润:Q3酒店营业额306亿元(同比+17.5%),收入70亿元(+8.1%),经调整净利润15.2亿元(+10.8%),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256元,恢复至2024年同期的99.9%。
扩张速度:新开酒店749家,创年内单季新高,全球在营酒店达1.27万家,中高端品牌占比提升至12.7%。
会员优势:会员总数突破3亿,贡献74%间夜量,直销能力行业领先。

锦江酒店:降本增效对冲收入下滑
营收与利润:Q3营收37.15亿元(-4.71%),但归母净利润3.75亿元(+45.45%),扣非净利润4.31亿元(+72.18%),主要依赖费用压缩(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降0.7/4.4个百分点)。
结构优化:中高端客房占比达69.8%,直营店净减16家,海外亏损收窄。

首旅如家:投资收益支撑利润,中高端承压
营收与利润:Q3营收21.21亿元(-1.6%),归母净利润3.58亿元(-2.21%),扣非净利润仅微增0.57%,依赖投资收益4777万元(同比+88.5%)。
经营短板:中高端RevPAR同比降6.1%,直营店数量持续缩减,加盟模式收入贡献超90%。
战略差异:华住“向下沉”,锦江“出海”,首旅“保基本盘”
华住:抢占县域市场,押注东方美学
推出中高端品牌“全季大观”,强化东方文化体验,计划覆盖低线城市高性价比需求。
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支撑快速扩张,单店成本同比下降14.56%。
锦江:组织瘦身+海外突围
精简境内管理架构(部门从37个减至13个),推进卢浮酒店集团资产剥离与翻新。
东南亚市场加速布局,旗下7天、麗枫等品牌签约马来西亚项目,计划通过港股IPO募资加码海外。
首旅:聚焦存量升级,试水新业态
如家4.0/商旅2.5迭代提速,但中高端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同店RevPAR同比降7.9%。
景区业务“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利润同比降0.28%,依赖轻资产模式维持现金流。
赚钱能力:华住领跑,锦江净利增速最猛
从营收规模看,华住集团以 70 亿元营收甩开另外两家一大截,同比还增长 8.1%;锦江酒店营收 37.15 亿元,同比微降 4.71%;首旅如家营收 21.2 亿元,降幅收窄至 1.6%。
净利润方面出现 “反差萌”:锦江虽然营收不及华住一半,但归母净利 3.75 亿元同比暴涨 45.45%,扣非净利增速更是高达 72.18%;华住归母净利 15 亿元,以绝对数额夺冠,15.4% 的增速保持稳健;首旅如家归母净利 3.6 亿元,同比微降 2.21%,但扣非净利已实现 0.57% 的正增长。
“锦江的利润爆发主要靠省钱”,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其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降了 0.7、4.4、0.6 个百分点,人员和债务优化效果明显。
会员与数字化:私域流量的角逐
华住会会员数量突破3亿,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忠诚度生态系统之一。 第三季度,会员预订间夜量超过6600万,同比增长19.7%,占比达到74%。
锦江的中央预订率在三季度达到69.6%,较二季度提升2.6个百分点。 其会员生态与淘宝、唯品会实现互通,积分消费场景从住宿延伸至日常消费。
数字化转型方面,锦江自主研发的AI语音系统“JINTELL”已在全国2000余家酒店上线,70%的客人来电由AI自主承接, 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华住则通过数字化带来经营效率提升,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
行业展望
供需关系趋向平衡
酒店行业供需关系正在改善。华住方面表示,三季度国内出行需求尤其是休闲旅游市场稳健增长,供给的环比增速已趋于稳定。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三季度酒店集团经营层面环比改善,主要驱动因素为房价。 行业集中度正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华住集团CEO金辉指出,中国酒店市场高质量供给明显缺乏,尚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和多样化的需求。 他认为,中国酒店业连锁化率提升、低质量供给的出清必然将成为长期趋势。
对于四季度,华住持谨慎态度,预计四季度RevPAR同比持平或微增。 公司指引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 低于三季度增速,反映出对传统淡季的谨慎预期。
酒店业新一轮竞争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较量”。
华住继续领跑,其第三季度新开业酒店数创下年内季度新高;锦江酒店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2%;首旅酒店则聚焦产品结构优化,储备店中标准管理酒店占比持续提升。
当下,休闲旅游需求增长与商务市场疲软并存,三大酒店集团不约而同地加码会员经济、数字化和供应链建设,背后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长按图片关注公众号
每天酒店新闻和物业资讯

- 北京酒店转让
- 上海酒店转让
- 天津酒店转让
- 重庆酒店转让
- 深圳酒店转让
- 广州酒店转让
- 合肥酒店转让
- 南京酒店转让
- 苏州酒店转让
- 杭州酒店转让
- 福州酒店转让
- 厦门酒店转让
- 南昌酒店转让
- 济南酒店转让
- 太原酒店转让
- 郑州酒店转让
- 武汉酒店转让
- 长沙酒店转让
- 三亚酒店转让
- 南宁酒店转让
- 桂林酒店转让
- 昆明酒店转让
- 丽江酒店转让
- 大理酒店转让
- 贵阳酒店转让
- 成都酒店转让
- 西安酒店转让
- 兰州酒店转让
- 银川酒店转让
- 西宁酒店转让
- 拉萨酒店转让
- 沈阳酒店转让
- 长春酒店转让
- 大连酒店转让
- 东莞酒店转让
- 惠州酒店转让
- 珠海酒店转让
- 青岛酒店转让
- 海口酒店转让
- 石家庄酒店转让
- 哈尔滨酒店转让
- 呼和浩特酒店转让
- 乌鲁木齐酒店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