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2025 酒店新宠:谁精准拿捏年轻人的 “情绪价值”?
发布时间:2025-09-08 10:00:13

来源:原创 KCG 奇创旅游集团 侵删


wechat_2025-09-08_095455_018.png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住酒店”这件事。


对他们来说,酒店不再只是一扇门后的房间,更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是脱离日常的“另一个家”。推开酒店的门,即是进入另一种生活可能:这里是情绪的出口、灵感的据点,更是与同频者相遇的社交场。


“为一间房,赴一座城”已不足以形容这份渴望——如今的年轻人,正在把酒店变为生活的新场景,短暂,却足够真实。

 

正在重新定义最IN酒店

 

image.png

宁夏中卫钻石酒店    图源:水石设计

 

Part.01

为什么年轻人对传统酒店“不买账”了?

  

传统酒店所提供的标准化服务、雷同的空间设计,与年轻人追求独特性、情感连接和即时满足的新消费心态已严重脱节。


年轻人正在用消费投票:

 

他们把“悦己”刻进骨子里。2024年,宠物友好型酒店和电竞主题房的需求量分别上涨23%和30%。《2024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显示,“快乐消费”正当道,40.1%的年轻人偏爱“为情绪价值/兴趣而消费”。

 

他们不再满足于“睡个好觉”,而是渴望获得可沉浸、可分享、可回味的完整体验。比如洛阳牡丹节期间,提供此类体验的酒店入住率环比激增 200%,而传统商务型酒店仅增长 12%。



他们要的也不是简单的“staycation”,而是一种理想居住的实践。锦江酒店与Keep合作推出“运动主题房”,配备智能健身镜与定制课程,即使溢价25%,依旧一房难求。


他们愿意为一场酒店内的非遗手作工坊付费,却不愿为千篇一律的五星级大堂买单;  

 

他们偏爱可与陌生人共酿梅子酒的社交厨房,却对豪华宴会厅敬而远之。

 

说到底,不是酒店不好,是“好”的定义变了。


传统酒店模式正在被迅速重塑,取而代之的是“最IN酒店”——它不再只是提供床铺的空间,而是一座座“生活方式新场景”。在这里,设计、科技、文化、社群、疗愈等元素碰撞融合,成为年轻人探索自我、连接世界的新载体。

 

 Part.02

 四大生活方式转向,重塑酒店业底层逻辑

 

1.情绪刚需:从“质价比”到“心价比”  

 

年轻人正将消费重心从产品功能转向情感共鸣,“千金难买我乐意”成为他们的消费宣言。据《2025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显示,99.9%的年轻人会为情绪价值付费,约56%的年轻人愿意为“情感支持“买单,例如陪玩、树洞倾听等;近半数人愿意为兴趣课程、绿植家居、有仪式感的“漂亮饭”付出溢价。麦肯锡《2024中国消费者报告》同样指出,情感满足已成为消费决策的首要因素,占比高达62%。


酒店的“功能标签”(如“五星”“豪华”)正在失效,“情绪标签”(如“治愈”“松弛”“社交”)成为新流量密码。酒店不再只是歇脚之地,更被期待为情绪疗愈场——可阅读的灯光、可触摸的非遗手作、可共享的篝火晚会…每一个细节都应是情绪的出口。上海阿纳迪奢华康养疗愈酒店推出枕头菜单、定制疗愈排毒餐、颂钵课程等特色服务,其中疗愈套餐客单价达同行3倍,复购率高达47%。事实证明,能提供情绪价值的酒店正获得市场超额回报。

 

2.  灵活社交:从“圈子”到“搭子”  


年轻人正在重构社交模式,从稳定的“圈子社交”转向灵活的“搭子社交”:工作搭子、运动搭子、观影搭子……万事皆可搭。Soul《2023年轻人搭子社交报告》显示,每4个00后就有一人有“搭子”,人均2-3个搭子是主流。年轻人不爱捆绑,却渴望同频。搭子社交模式的特点——轻量化、场景化、低负担,正是迎合了年轻人对高效情绪支持与个性边界的双重追求。

 

酒店的角色因此发生根本转变,不再只是提供房间,而是进化为提供“连接场景”的轻量化社交场所——一场即兴剧本杀、一次晨跑约局、一个宠物联谊区,都可能成为他们“暂时在一起”的理由。酒店正在成为新型社交关系的孵化场。


3. 在地文化沉浸:从“观光打卡”到“为真实买单”


年轻人对文化的热情,早已超越了“打卡观光”,转向对真实、深度、可参与的在地文化体验的渴望。他们拒绝被包装过的“伪文旅”,转而追求能与地方历史、传统技艺产生深度连接的消费。“非遗”、“老字号”、“城市记忆”成为他们消费决策中的关键词。这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希望成为文化传承的“当下参与者”。


酒店业积极响应这一趋势,通过空间重构与体验创新让文化“可触摸”。首旅如家酒店集团将酒店从住宿地转化为“文化探秘”的沉浸旅程,推出围博夜话、掐丝珐琅非遗手作工坊、非遗沉香沙龙、国潮喜剧游园会、国乐音乐会等系列文化主题活动。酒店的角色,正从一个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体验场”,让传统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可触摸、可带走的生活记忆。《2024文旅融合消费报告》显示,有非遗体验的酒店,客单价可提升20%-50%。


4. 附近融入:从“精致体验”到“生活感”

 

如果说“在地文化”是探寻历史的深度,那么“附近”就是拥抱社区的广度。年轻人不再满足于酒店围墙内的精致体验,他们渴望“溜达”出去,融入酒店所在街区的日常烟火气中。Just So Soul《2024年Z世代社交趋势洞察报告》的十大趋势关键词之一就是“重构多维附近”。

 

他们相信,真正的旅行不在景区,就在“附近”。那些巷子口几十年历史的早餐铺、邻居老人常去的茶馆、本地青年聚集的独立书店,才是城市最真实的脉搏。酒店不再是行程的终点,而是探索附近生活的起点和基地。

 

一家好的酒店,会为客人准备一张手绘的《社区宝藏地图》,标注的不是景点,而是主理人钟爱的独立咖啡馆、古着店和深夜食堂;甚至会与社区小店联动,将本地早餐以“盲盒”形式送入客房。通过这种方式,酒店巧妙地将自身编织进社区的肌理,让客人从“游客”身份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的临场感和归属感。


Part.03

那什么样的酒店,才算“最IN”?

 

在如上变化之下,“最IN酒店”已远不止是一张舒适的床、一顿丰盛的早餐。那些被年轻人追捧、被行业瞩目的“爆款酒店”,无一不是在以下两股力量中找到了巧妙的平衡:


需求侧:Z世代追求的是 “独特性+社交货币+即时满足”  

 

——他们希望酒店体验是可分享的、有话题性的,同时又能快速带来愉悦与放松;

 

供给侧:成功案例背后往往是 “设计美学 × 科技赋能 × 文化活化” 的三元融合  

 

——高颜值空间是吸引力起点,智能系统实现细腻服务,文化叙事则赋予体验深度和传播力。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