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准聚数据,作者准聚数据团队 侵删
RevPAR(每可售房收入)一直以来都是酒店行业的核心指标,它确实能反映一定的盈利能力——尤其是转化为GOP(营业利润)的效率。但在如今这个更加注重多元收入、品牌溢价与客户全旅程价值的时代,RevPAR也显得力不从心。它无法全面衡量附加收入的增长,也忽视了非房业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潜在关系。
那么,有没有比RevPAR更能全面衡量酒店增长的新指标?答案是肯定的。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借助数据整合和分析工具,打通财务与客户行为数据,洞察每一位客人的消费轨迹和行为偏好,从而制定更精细的运营与营销策略。
依托准聚数据及澎润研究院的深入挖掘,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正在成为酒店增长的新坐标:
LOS(Length of Stay,平均入住时长):入住时长的增长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以及更高效的物业使用,且能减少退房清洁等运营成本。
RevPOR(Revenue Per Occupied Room,每间入住客房收入):反映住客在订房之外的消费,如餐饮、SPA等,提供更完整的消费画像。
RevPAG(Revenue Per Available Guest,每位可接待宾客收入):帮助识别不同客群(情侣、家庭、商务+休闲混合型)的消费差异。(更多关于RevPAG的知识,可以查看准聚文章为什么越来越多酒店开始重视RevPAG了)
TRevPAR(Total 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每可售房总收入):在RevPOR的基础上纳入所有非住宿相关的独立营收,更全面反映单位房源的价值。
RevPAF / RevPAM(Revenue Per Available Foot/Meter,每平方米/平方英尺收入):从空间效率角度出发,衡量非房空间的真实价值,如会议室、健身房、商业街等。
RFM(Recency, Frequency, Monetary)分析:基于“最近一次消费、消费频率、消费金额”对客人进行分类与价值评分。
LTV(Lifetime Value,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聚焦客人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总收入贡献,而非单次预订或每晚收入。
CLV(Customer Lifetime Value,单客生命周期价值):对每位客人进行精细化追踪,有助于识别微型客群并实现个性化营销。
NOI(Net Operating Income,净营业收入):是衡量真正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考虑了运营成本、管理费、固定费用和不可分摊成本。
在财务总监、资产管理方或投资人看来,传统评估酒店表现的核心是总客房收入(GRR)与扣除获客成本后的净收入(Net Revenue)。毕竟,客房毛利高达70%,一直是最稳定的利润来源。相比之下,餐饮、SPA等非房收入通常被视为“引流工具”,目的在于提升入住率和房价。 但如果利润考核来自净收入增长而不是营收分成或品牌加盟费,那就不能只盯着收入端——每一笔投入的“回报效率”才是关键。
这正是准聚能帮酒店解决的核心问题:它能实时整合客房预订、获客成本、非房消费及固定成本(如税金、设备更新基金)等多维度数据,通过算法模型精准计算“投入-净收入增量”的对应关系。比如某酒店投放的本地生活平台推广费,准聚能清晰还原这笔费用带来的“有效入住率提升”“房价溢价”及“非房消费转化”,最终算出“每1元推广费能带来多少净收入增长”。这种“从投入到回报的全链路精算”,正好切中了酒店“优化利润结构”的核心需求。
因此,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之于酒店来说,并非锦上添花,而是稳住客房毛利、实现可持续运营的“底层工具”。尤其是对经济型、中端、长住型以及高端精选类产品而言,“Heads in Beds”(入住率)依然是底线,因为非房收入占比低、毛利低,叠加固定成本压力,能否通过精准数据决策稳住客房毛利,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生存能力——而这,正是准聚能为酒店带来的“确定性价值”。
那么,有没有可能打破这个“非房亏本、靠房补贴”的行业固有认知?
答案在于精准识别模式与机会:如果能通过数据找到那些真正能推动整体营收增长的附加产品,并验证它们对GOP的实质性拉动作用,酒店就能摆脱仅靠客房撑营收的单一模式。
我们以一家奢华酒店为例:
假设这家酒店拥有100间客房,同时配置两家餐厅和一个SPA。酒店每年平均入住率为75%,平均每次入住时长为1.5天,年客房总收入(GRR)约为7200万元人民币,客房毛利率为75%。餐饮和SPA的年营收分别为约1440万元和720万元,毛利率为25%。酒店总营收为9360万元,其中客房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总GOP为约5940万元,非房收入对GOP的贡献占比不到10%。
若酒店决定加大对SPA业务的投入,使其年营收提升至2160万元,毛利率保持不变(25%),则SPA业务对GOP的直接贡献将由原先的约180万元增至约540万元,净增长360万元。在总GOP由5940万元提升至6300万元的情况下,SPA板块对整体GOP的占比也将由原先的约3%提升至8.6%左右。
更进一步地,如果SPA升级不仅提升了营收能力,还成为吸引新客的“到访理由”,带动整体入住率从75%升至80%、平均入住时长从1.5天升至1.7天,同时因客人停留时间延长、房务清洁频次降低,客房业务毛利也随之改善,则总GOP有望实现约12%的增长。这表明,非房业务不仅能带来额外收益,更有可能通过改善整体入住结构,对核心客房利润形成正向反哺。
但前提是——必须告诉客户你做了什么。这就需要通过精细的客户分层和精准的营销测试,找到最有效的打包产品、活动和沟通方式。同时,也要重新评估新业务的运营成本是否仍能维持原有的毛利率。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将所有营收与成本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视角下,才能科学判断:哪些项目毛利最高?哪些服务带动了更多房晚预订?哪些促销组合最值得复制。
在中国酒店业越来越向“重运营、精投放”转型的当下,单一的RevPAR远不足以刻画一家酒店的真实成长。只有把握每一个数字背后的行为逻辑,才能在看似同质化的产品中,跑出不一样的盈利曲线。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 北京酒店转让
- 上海酒店转让
- 天津酒店转让
- 重庆酒店转让
- 深圳酒店转让
- 广州酒店转让
- 合肥酒店转让
- 南京酒店转让
- 苏州酒店转让
- 杭州酒店转让
- 福州酒店转让
- 厦门酒店转让
- 南昌酒店转让
- 济南酒店转让
- 太原酒店转让
- 郑州酒店转让
- 武汉酒店转让
- 长沙酒店转让
- 三亚酒店转让
- 南宁酒店转让
- 桂林酒店转让
- 昆明酒店转让
- 丽江酒店转让
- 大理酒店转让
- 贵阳酒店转让
- 成都酒店转让
- 西安酒店转让
- 兰州酒店转让
- 银川酒店转让
- 西宁酒店转让
- 拉萨酒店转让
- 沈阳酒店转让
- 长春酒店转让
- 大连酒店转让
- 东莞酒店转让
- 惠州酒店转让
- 珠海酒店转让
- 青岛酒店转让
- 海口酒店转让
- 石家庄酒店转让
- 哈尔滨酒店转让
- 呼和浩特酒店转让
- 乌鲁木齐酒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