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星级酒店数量缩水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3-02-21 09:22:58

星级酒店数量缩水的背后

来源: 酒管财经 侵删


文旅部披露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共有6465家星级旅游饭店的统计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这一数据较上一年同期统一口径的6801家缩水336家,较十年前(2012年)同期统一口径的12322家减少5857家。


自1988年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规定》,星级酒店已经陪伴行业走过了近35年的历程。在此期间,酒店行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的供给需求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直至当下,我国酒店业形成了多经营主体、多产品类型、多评判体系等行业特点。过往的“挂星”给予酒店自身带来的引流和赋能不断减弱。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市场环境在变,消费者喜好在变,酒店产品供给在变,相关标准也在变。而在一轮轮的改变中,我国酒店行业完成了一轮轮的升级。


揭秘星级酒店数量



相关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分5次披露星级酒店报告,分别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和全年。报告内容涵盖星级酒店数量和相关经营数据。


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共有6465家星级旅游饭店的统计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


其中,五星级饭店747家、四星级饭店2071家、三星级饭店3024家、二星级饭店614家、一星级饭店9家。


需要注意的是,在星级酒店数量上,每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披露的数据是不同的。截至目前,我国2022年全年的星级酒店相关数据还未出台。


根据过往披露的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数据略有差异。


比如:


2021年第四季度,共有6801家星级饭店的统计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


而在2021年度,7676家星级饭店的经营数据通过了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审核。


再比如:


2020年第四季度,共有7222家星级饭店的统计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


而在2020年度,8423家星级饭店的统计数据通过了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审核。


还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第四季度共有6465家星级旅游饭店的统计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并不等同于:现在我国只有6465家星级旅游饭店。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统计口径的问题。


每一季度关于星级酒店的统计调查报告,是在全国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的星级酒店进行统计,需由每个经营主体进行填报。


然后,在这些填报的星级酒店中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相关数据才会出现在每一次披露的统计调查报告中。


仅从星级酒店的数量维度来讲,可粗线条的理解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在2018年:


截至2018年底,全国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共有10249家星级饭店。完成填报的为9994家。而通过省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审核的只有8965家。


不过,酒管财经·大数据中心梳理相关数据到,近几年相关部门披露的数据愈发简练。2021年和2022年第四季度,主管部门只是披露了审核通过后的星级酒店数量,删去了系统中的酒店总数量。


也正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时间节点不同,使得外界对于星级酒店数量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


日前,酒旅行业头部内容输出平台提到:“星级酒店,一年流失2000家”。该观点将2022年第四季度的星级酒店数据同2021年全年的星级酒店数据对比,就是将不同时间节点的统计数据进行类比,进而得到有失偏颇的结果。


另外,该观点提到,“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2021年星级酒店数量 8423家。”这里应该是表述错误。实际情况为“2020年星级酒店数量为8423家。”


因为2022年全年的星级酒店相关数据还未出台,相关对比尚不能得出结论。仅以上述逻辑论证,最终结论应为:


“星级酒店,第四季度数据一年流失336家。”


星级酒店结构调整明显


当外界谈到星级酒店时,内心深处其实更多想到的还是高星酒店,如四星或五星级酒店。事实上,全国星级酒店共分为一、二、三、四、五星。三星和四星是主要的经营主体,一星和二星缩水严重。


酒管财经·大数据中心调取了2022年、2012年第四季度数据和2002年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得出来,20年变迁,星级酒店结构呈现非常大的变化。



在这十一年间,整体趋势是: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酒店逐渐减少。四星级在2015年实现对二星级在数量上的反超,并逐步缩小与三星级酒店的数量。五星级在2017年达到顶峰后震荡下滑。


与此同时,除去疫情影响的近三年,我国酒店数量在逐年增加,而星级酒店数量逐渐减少,星级酒店占比逐年降低。

不难看出,星级酒店评定对于具体酒店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尤其是低星级酒店产品。


不是星级酒店不行了,是行业更好了


星级酒店评定也有接近35年的时间,最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规定》,后经1993年、1997年、2003年、2010年丰富,形成《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目前,上述标准仍在进行完善。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项目于2020年立项。2022年4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九个阶段(预备阶段、申请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最新版本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或很快就会出台。


在市场发展初期以及酒店供给并不富裕的时代,通过制定评定标准,可促进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并对具体的评定酒店带来官方背书和引流。


只是,当酒店市场供给需求出现扭转,酒店产品多元且供给高度饱和;消费者迭代明显,自身诉求出现较大变化;酒店预订渠道增加,行业评价体系日益丰富,单一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尽管经历多次修订,也已经很难再实现出台之初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不是星级酒店评定事宜没落,而是中国酒店市场更加多元了。


在过往20多年中,我国酒店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的入住酒店是身份的象征,到现在酒店存量激增;从经济型酒店的黄金十年,到现在的中高端崛起;从单一的住宿休息功能,到现在的第四空间、本地生活和“酒店即目的地”。整个产业完成了一次次的迭代和升级。


同时,消费者衡量酒店标准的参照物更加多元。在信息不透明的时代,星级标准是外界认定酒店级别和水准的为数不多的渠道。而现在,酒店自身会员体系、酒店预订平台、各种社交平台,都可全面了解酒店的环境、特点和运营情况。正是这种多渠道、全方面、即时更新的评判体系,化解了星级酒店评定对于具体酒店的流量和背书。


也就是说,我国酒店市场更加市场化、透明化、多元化。这是行业进步的表现。


从标准体系维度来讲,越来越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将会逐步出台,标准体系化将是每一个行业在实现高度发展的一个显性表现。


譬如仍在修订进程中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还有在2月1日正式实行的国家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该标准为旅游民宿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参照依据,提出了旅游民宿等级划分的条件和办法,将旅游民宿等级分为三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丙级、乙级和甲级,并实施退出机制。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标准来完善、规范行业发展。而在这一次次的进步中,酒店供需双方的距离在逐步接近。消费者在做出更加理智选择的同时,整个中国酒店业,也将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