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酒店业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历史转折点上。
“开更多店、造更多房”的传统模式已不再带来利润增长,一场静水流深的行业变革正在发生。据中国饭店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酒店业整体投资回报周期已延长至6.8年,较五年前增加近两年。
与此同时,行业平均入住率在65% 左右徘徊,较2019年下降7个百分点。
01
连锁化进程
速度与质量并重
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业客房连锁化率为40.09%,相比欧美发达国家70% 以上的连锁化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连锁化率略有回落并非意味着市场下行,而是行业进入了一个“增速换挡、结构分化”的调整时期。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连锁酒店市场继续保持着增长态势。2024年,连锁酒店客房数量同比增长31.61万间,增幅为4.68%。
截至2024年底,我国连锁酒店约9.33万家,连锁酒店客房总规模近707万间。
头部企业增长尤为迅速。2024年,我国规模前50家酒店集团营业客房总数同比增长约63万间,增幅约13%。

02
存量改造
酒店业的新战场
随着一二线城市酒店市场趋于饱和,存量改造已成为行业共识,而非选择。
逸柏酒店集团CEO蔡思权指出,传统酒店的空间价值被严重低估,尤其是下沉市场的老酒店,并非只能被淘汰。
“通过科学的重资产重置,就能焕发新活力。”
华住推出的“模块化改造”方案,能在21天内完成单体酒店翻牌,改造后RevPAR提升35% 以上。
首旅如家通过“特许加盟+托管”模式,为加盟商提供全流程支持,使小微酒店采购成本降低30% 以上。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仅25% 的酒店拥有40间以上客房,其余75% 均为小微单体酒店。这些酒店普遍面临运营成本高、服务标准不一、品牌影响力弱等困境。

03
中高端崛起与经济型出清
消费结构的变化让中高端酒店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
2024年,中端连锁酒店客房规模达220万间,高端市场客房数突破120万间。中端连锁酒店客房数同比增13.32%,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头部酒店集团正在加速收紧旗下经济型酒店。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四巨头2024年关闭近1900家门店,主要针对老旧物业或入住率低的经济型酒店。
产品升级与模式创新成为中高端酒店的制胜法宝。首旅“嘉虹”电竞主题客房比普通客房溢价30% 仍一房难求。亚朵酒店则将客房打造成生活方式的展示厅,2025年第二季度零售GMV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84.6%。

04
AI赋能
从“设备堆砌”到“流程再造”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酒店业的运营模式。
东呈集团发布业内首个覆盖“营销-运营-服务-品控”全链路的AI大模型。华为AI客服系统已在亚朵、君澜等200余家酒店落地,将响应时间压缩至8秒,准确率达到85%。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其核心是“流程再造”,关键是“场景落地”。
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效率,更重新定义了服务边界。华住AI系统年处理2.8亿间夜预订,动态定价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使客房收入提升5.2%。
华为智慧酒店方案运用Wi-Fi通感与IoT技术联动,通过传感器监测客房状态,实现能耗降低30%,单个酒店年均节省电费超10万元。

05
OTA系崛起与市场格局重构
在线旅游平台(OTA)正在深度切入酒店管理市场,改写行业格局。
成立仅三年的艺龙酒店科技,首次入围就跻身中国酒店集团TOP10榜单第八位。同程旅行近期以24.97亿元收购万达酒店发展旗下万达酒管,补齐了高端板块的最后一块“拼图”。
美团也对东呈酒店集团进行战略投资,并在2024年底成立成都里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引发美团自营酒店品牌的行业猜想。
携程集团早在2018年就推出丽呈酒店集团,前不久也控股国内知名高端民宿品牌大乐之野。
OTA系酒店集团的快速崛起,为那些缺乏统一品牌和会员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的中小酒管公司提供了抱团发展的新出路。

06
下沉市场
新一轮争夺战开启
随着一二线城市酒店市场的逐渐饱和,下沉市场已成为各大酒店集团争夺的新战场。
高铁沿线、新兴旅游城市、中西部重点城市等高流量区域,将成为未来酒店品牌布局的重点。
中国饭店协会的报告认为,在一系列扩消费政策带动下,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文旅+商业”模式迅速发展。
主打康养旅居、非遗体验等内容的差异化酒店产品将迎来增长,“一村一品”特色IP将为酒店业开辟下沉市场提供增量空间。
逸柏酒店集团的短期策略核心是“深耕下沉市场、聚焦老酒店改造”,通过 “一店一策” 实现精准破局。

07
出海
中国模式走向世界
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推动着中国酒店品牌扬帆出海。
锦江酒店宣布“东南亚突破+欧洲焕新”战略,计划在马来西亚、印尼等6国拓展超180个项目。
华住集团2025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开设20家全智能门店,引入面部识别和AI客房控制系统,首店首月入住率超过90%。
亚朵与日本东急集团合作在东京银座开设的旗舰店,巧妙融合阅读与住宿场景,带动文创销售占比提升至28%。
该店开业三个月以来,平均房价达4.2万日元(约合2000元人民币),仍保持85% 以上的入住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出海项目的平均毛利率达42%,高于国内业务的36%。

酒店业的竞争正从“空间出租”转向“场景运营”。亚朵的零售业务已占其总收入的30.3%,华住则将会员积分打造成“生活货币”,打通八大消费场景。
老酒店焕发新生,新场景层出不穷,中国酒店业在连锁化与存量改造的双轮驱动下,正经历一场从“规模泡沫”到“价值深耕”的蜕变。

长按图片关注公众号
每天酒店新闻和物业资讯

- 北京酒店转让
- 上海酒店转让
- 天津酒店转让
- 重庆酒店转让
- 深圳酒店转让
- 广州酒店转让
- 合肥酒店转让
- 南京酒店转让
- 苏州酒店转让
- 杭州酒店转让
- 福州酒店转让
- 厦门酒店转让
- 南昌酒店转让
- 济南酒店转让
- 太原酒店转让
- 郑州酒店转让
- 武汉酒店转让
- 长沙酒店转让
- 三亚酒店转让
- 南宁酒店转让
- 桂林酒店转让
- 昆明酒店转让
- 丽江酒店转让
- 大理酒店转让
- 贵阳酒店转让
- 成都酒店转让
- 西安酒店转让
- 兰州酒店转让
- 银川酒店转让
- 西宁酒店转让
- 拉萨酒店转让
- 沈阳酒店转让
- 长春酒店转让
- 大连酒店转让
- 东莞酒店转让
- 惠州酒店转让
- 珠海酒店转让
- 青岛酒店转让
- 海口酒店转让
- 石家庄酒店转让
- 哈尔滨酒店转让
- 呼和浩特酒店转让
- 乌鲁木齐酒店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