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全球布局进行时:美国连锁酒店的海外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25-11-20 09:59:42

来源:甘涌酒店研究院 CHuck Y.Gee 侵删


ScreenShot_2025-11-20_095448_902.png


在市场全球化的推动下,联号酒店、管理公司和开发商都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机会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国际性顾客。同时,许多大型酒店公司也意识到,加强海外扩张,有助于国内酒店获取一定的海外旅游市场份额。比较经济优势在酒店业的海外扩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生产资料和资本难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是那里的土地和劳动力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就便宜得多了。

 

国内环境往往对酒店的海外发展产生影响。例如,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市场的过于饱和,在美国国内的酒店公司已经转到国外去发展。此外,许多公司的特定的“补缺”产品已经不再拥有国内的发展空间,只好到海外去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到20世纪60年代为止,全世界的发达地区吸引了国际酒店公司的大部分注意力。最初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大的门户城市和世界性大都市里,因为这些地方的金融风险最低,而可吸引的投资者又最多。总体战略就是先在大城市树立品牌,然后再向二级市场和度假胜地进军。随着喷气式飞机在大众旅游中的广泛应用,国际酒店集团已经开始增强其在世界发展中地区的扩展。

 

01

在欧洲的扩张

 

第一家扩张到欧洲的国际酒店联号是美国酒店联号,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重建时期进入欧洲的美国跨国制造公司之后。1946年,美国政府的国外旅游联合委员会(Interdepartmental Foreign Travel Committee)开始考虑旅游和旅游业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贸易扩张、金融稳定、加强经济理解等方面可能做出的贡献。该委员会确定,来自美国的旅游业务流量,能给欧洲带来外汇收入,因此可以消除“美元缺口”这个问题;并且应该将其纳入马歇尔计划,以重振欧洲。于是,美国的酒店业大受鼓舞,开始到欧洲大陆发展。

 

而欧洲的酒店联号也于同期开始发展,例如,查尔斯·福特购买了托拉斯酒店(Trust Houses),创建了托拉斯福特集团(Trusthouse Forte);约瑟夫·马克斯威尔(Joseph Maxwell)在英国建立了大都会酒店联号。这些酒店一般都在本国国内进行发展。

 

酒店联号主要自己出资,将酒店建立在发展成熟的国际性的门户城市,诸如伦敦、巴黎和罗马这些城市。冰岛、西班牙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城市,没有在这一方面吸引到多少投资者,部分原因是他们正在发展自己国内的酒店联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二战后的重建时期搬迁到这些地区的美国制造商很少。

 

随着欧洲本土航空交通的发展,欧洲的酒店联号开始扩张到整个欧洲大陆。与他们的美国同行一样,欧洲酒店联号的最大市场是寻求熟悉的酒店住宿环境的国内游客。在1973年发生的能源危机和接踵而来的经济萧条,几乎使欧洲的酒店建设出现了停滞,国际酒店联号在欧洲的发展在减慢。随着石油财富的增长和出口贸易的增加而带动的新的资本市场的兴起,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中东并逐渐扩张到太平洋流域。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酒店联号的第二次发展浪潮才开始对欧洲产生兴趣,这是由于其时欧共体做出决定,通过消除12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而逐步形成欧洲统一市场。诸如华美达(Ramada)、马里奥特(Marriott)、日航酒店集团(Nikko)、欧比瑞集团(Oberoi)、泰姬(Taj)这样的国际酒店联号都着眼于在欧洲城市占领一席之地。

 

由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第一轮发展时期,欧洲的大多数重要地段都已各有其主,在发展成熟的大城市寻找合适地点就愈加困难。因此,国际酒店经营商为了扩张或再发展,不得不考虑并购现有的酒店。他们积极地行动起来,到另些城市寻找位置。这些城市要么是靠吸引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要么就是由于成为金融中心而发展起来的。诸如维也纳和布鲁塞尔这样的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城市,引起了国际酒店联号相当大的兴趣。像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样的城市和阳光地带一样,地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类目的地也得到蓬勃发展。而在另一方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得到的注意力就相对较少。那里的城市小,其国内酒店公司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因而可供新的国际酒店发展的场所微乎其微。

 

不仅仅是因为在欧洲的城市购买用地和进行建设的成本一般要比其他地区高得多,计划的限制和劳动力的高价位更进一步阻碍了向欧洲市场的进入。非欧洲联号酒店会发现,这个市场比起中东或是亚洲市场要难进得多,因为在欧洲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发展成熟的国内联号酒店。

 

目前欧洲已拥有世界近50%的酒店客房,尽管许多位于大城市以外的酒店是由私人拥有和经营的,小型的家族经营式酒店还是比较常见。鉴于到访欧洲的客流量,以及东欧对西方旅游业发展的开放,就总体而言,欧洲仍不失为大型国际酒店联号的重要市场。

 

02

在北美的扩张

 

除了几家加拿大酒店联号以外,北美的酒店业事实上是美国联号和独立经营商一统天下。直到近年来,情况才开始变成一条双向车道,国外的酒店联号向北美扩张,而同时北美的酒店联号也向海外扩张。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一个转折点,当时外国酒店联盟开始侵入美国市场。比起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他们被美国经济的稳定、低廉的造价和经营成本所吸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地产相对便宜,这主要是因为美元贬值和缺乏资金实力的弱小酒店存在的脆弱性所引起的。拉德布鲁克有限公司(Ladbroke PLC)并购希尔顿国际酒店,福特酒店集团(Forte PLC)并购旅游宾馆(Travelodge)和维斯康特(Viscount),欧奇公司(Aoki Cor-poration)并购威斯汀酒店(Westin),塞卜沙森(Seibu Saison)并购洲际酒店,以及假日集团(Holiday Corporation)与巴斯有限公司(Bass PLC)酒店部的合并都是20世纪80年代变革中的商业环境的产物。

 

国外的投资同样进入加拿大的酒店业,美国、英国、法国和亚洲的各公司都力求加强自己在这一市场的影响力。

 

虽然北美被认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开发成本在许多地区还是合理的,特别是在二级地区。但是,许多情况下,与其他地方相比或用其他货币的相应价值来衡量,人们对地处北美的酒店估价不足。对非北美的投资商和酒店经营者来说,北美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这是因为其市场的规模占据了世界酒店客房总量的三分之一。

 

03

在中东的扩张

 

酒店开发商和经营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中东地区所吸引,这是因为中东地区新的经济繁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油价上扬,导致了中东石油输出国财富的大幅度增长,从而引发了一股酒店建设之风。石油富国的皇室家族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贸易伙伴建造了大型超豪华个人住所。高风险的因素,如经济和政治的不稳定性以及酒店发展的一些复杂问题,抵消了对高房价和高出租率的承诺,不少联号酒店正在开始雄心勃勃地推进他们的扩张计划的具体实施,他们的经营哲学是值得为新兴萌芽状态的市场冒风险。

 

20世纪80年代,随着石油价格的暴跌,客房出租率和酒店利润遭到重创,该地区在试图扩大经济基础以渡过下滑困境方面努力的失败,严重损害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以色列以及其他地区发生的持续的政治危机加剧了这种局面。例如,在伊朗的一次动乱中,凯悦(Hyat)的三家酒店全部被政府接管。单单是海湾战争一项,就使酒店业几乎陷于停顿之中。因此,酒店发展商对中东许多地方的投资兴趣急剧下降。

 

04

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20多年以来,许多国际酒店联号将其发展活动集中在了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那些新的酒店联号都立足典型的大型豪华酒店,而且他们都隶属国际著名的品牌。大众旅游在这些地区姗姗来迟,快速增长的观光旅游人数使对酒店的需求变得迫切,增长幅度居世界第一。小型酒店已经不能满足亚太地区组织的大量团体旅游的要求。最初的国际级品牌酒店往往是由希尔顿国际酒店、洲际国际酒店、凯悦国际酒店、喜来登、假日酒店及其他一些这样的美国酒店联号创建并经营。到20世纪80年代,欧洲、日本和亚洲的品牌酒店也开始出现在亚太地区的级和二级城市。

 

20世纪80年代的大量报道对亚太地区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这些报道做出预测说,太平洋沿岸在进入21世纪后会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异国情调、购物机会、美丽的海滩以及蒸蒸日上的商业中心和迅速扩展的市场,使之自然而然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前往的目的地,几乎所有类型的酒店均在这些地区寻求发展机会。

 

例如,1978年中国对西方开放,他的酒店供给存量迅速增长。单单从1984年到1988年,中国的酒店房间数就增长了200%,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酒店的过剩。在其他一些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也存在类似现象。酒店发展商或者过高估计市场需求,或者过低估计规划中新酒店供给的增长。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吸引了许多国际酒店开发商和运营者的注意,他们认定先前不存在的旅游业和贸易的开放,会带来酒店高出租率和利润。事实上,当1989年,中国的旅游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几乎在一夜之间酒店的实际出租率减少20%到30%时,中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客房过剩。

 

总的来说,国际酒店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成败参半,尽管早期的先锋获取了赢利,但后来者发现他们自己只能在面对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在过度饱和的市场中竞争,而且这些地区的酒店数目还在继续增加。人口的急剧攀升、经济活动的大幅增长、新兴工业国家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邻近国家旅游目的地的崛起,昭示着该地区在旅游者流入和流出方面蕴涵的巨大潜力。开发者坚信,酒店业将随着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增长而得到发展,能够带来权益增值的不动产才是真正的投资目的所在。此外,更高的经营毛利润(尽管他们不像以前那样高)可以使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经营变得更有利可图,这一点在亚太地区要胜于在欧洲或美国。

 

尽管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客房过剩,但那些新兴国家,诸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越南,却受到众多发展商的青睐;尤其在以阳光沙滩著称的目的地,一个新的趋势是建立大型综合性度假区,其中包括酒店、便利的会议中心、购物场所、餐饮、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和其他针对国际游客的吸引物。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