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酒店收益管理:三部门协同的增长逻辑
发布时间:2025-11-20 09:33:55

来源:侍者说 侵删


 ScreenShot_2025-11-20_093116_773.png


前言

 

酒店业已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营收”阶段,传统单一部门的收益管理(多简化为房价、库存调控,属前厅或销售专属)难应市场挑战。如今收益管理是系统工程,需前厅、销售、财务协同,从定价转向全方位商业策略,实现收益最大化。

 

#1

传统收益管理的局限:为何部门协同如此重要?

 

在酒店业,收益管理经历了从 yield management( yield 管理)到 total revenue management(总收益管理),再到如今的 profit optimization(利润优化)的演进。然而,许多酒店在实践过程中仍将收益管理狭隘地理解为“房价管理”,导致部门间目标不一、各自为政。

 

前厅部关注入住率和顾客满意度,倾向于以更灵活的价格保证客房销售;销售部为扩大客户覆盖面,可能过度推广低价协议客户;财务部则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率,对任何可能影响利润的营销策略持保守态度。

 

这种目标错位直接导致酒店难以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事实上,收益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五个最”——企业的产品能在最佳时机,以最好的价格,通过最优的渠道,出售给最合适的顾客,以实现酒店收益的最大化。

 

#2

部门协同的痛点:数据孤岛与目标冲突

 

部门协同的困境在酒店业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孤岛:系统不打通,信息不共享

 

现在酒店的营收来源不是只靠线下:携程、美团、飞猪等OTA平台要接单,抖音直播、自营小程序要卖券,门店 POS 还要收散客钱——光主流渠道就有八九家,再加上微信、支付宝、银联的支付流水,数据散在十多个系统里。

 

销售部门常用CRM系统记录客户信息与签单数据,财务部门则依赖ERP系统处理账务,两套系统独立运行,导致“销售说签了100万,财务账上只认80万”的情况频发。

 

2. 绩效考核错位:部门目标与酒店整体收益不一致

 

销售团队为达成季度目标,可能以“长账期”为条件签下大额订单,而财务部门在月末对账时才发现该客户信用评级不足,且超长账期将导致公司现金流缺口扩大。

 

据2023年《哈佛商业评论》调研,68%的受访企业将这种“双重计算”现象认定为“部门协同的最大黑洞”。

 

3. 流程断层:从预订到服务的衔接不畅

 

传统企业多采用“串联式”协作——销售签单后移交财务审核,财务核算后反馈销售回款,中间环节依赖邮件、Excel传递信息,断点多、效率低。当遇到大型活动或旺季需求时,这种缓慢的流程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导致收益机会流失。

 

#3

协同增效的解决方案:打破部门墙的实战策略

 

要实现前厅、销售、财务的三方协同,酒店需要从思维转变、流程重构和工具赋能三个维度入手:

 

1. 思维转变:从价格管理到利润管理

 

酒店需要树立一个明确观念:收益管理不止是定价,而是对整个酒店利润空间的全面管控。美国万豪酒店集团董事长J.W.Marriot二世曾强调:“酒店最高层必须对酒店实施收益管理,CEO则需要100%地支持这项工作”。

 

新兴的商业策略师角色正是这一思维的体现——他们不只调整房价,而是协调营销、分销、运营和财务等多个环节。

 

2. 流程重构:建立端到端的协同流程

 

*统一数据口径:建立酒店统一的数据指标体系,确保前厅、销售、财务部门“说同一种语言”。红树林文旅运营管理集团通过部署石基数据分析平台(KDI),打通各系统数据孤岛,实现旗下酒店经营数据的实时汇总与多维度分析。

 

*联合预算与预测:财务部门应提前参与销售目标的制定,而非事后审核。某知名酒店集团通过“动态分摊比例模型”,根据投入工时、设备损耗、技术复杂度自动计算分摊系数,使跨部门纠纷下降65%,核算效率提升3倍。

 

*跨部门绩效设计:将部门绩效考核与酒店整体收益指标绑定。例如,销售提成不仅与签单金额挂钩,还需考虑订单利润率、回款周期等因素。

 

3. 技术赋能:一体化平台支撑协同效率

 

技术工具是打破部门墙的有力支撑。选择能整合前后台管理的数字化工具,实现“一方录入、多方共享”。

 

*自动化数据流:BIP收入云8.0通过直接连接OTA平台、银行、酒店CRS/PMS系统及支付渠道,实现了数据自动抓取、清洗和整理,减少了60%的人工工作量。

 

*实时决策支持:通过一体化平台的指挥中心,管理者能实时查看各渠道营收占比、高毛利房型排名等数据,抓住高毛利机会。

 

*AI对账能力:针对酒店对账场景,系统内置专属规则库,可自动匹配佣金账单、识别相似摘要,大幅降低错账率。

 

#4

成功案例:部门协同如何创造实际效益

 

重庆科学会堂酒店在2025年10月实现了营业收入突破600万元的成绩,创下月度纪录。

 

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高效的部门协同——酒店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灵活调价、即时追加库存、跨部门24小时联动,确保每一个收益窗口“颗粒归仓”。

 

红树林文旅运营管理集团通过与石基集团合作,构建了统一、协同的数字化运营中枢,实现了“运营核心云端化、营收增长体系化、管理决策数据化”。

 

该项目覆盖集团旗下三家酒店,合计4700余间房,仅用时约50天就完成了系统切换。

 

#5

实施路线图:酒店部门协同的落地步骤

 

对于希望提升部门协同效率的酒店,可以参考以下实施路径:

 

诊断评估:全面分析当前各部门在收益管理中的角色、流程和系统现状,识别关键痛点。

 

目标对齐:重新定义各部门在收益管理中的职责和共同目标,建立基于酒店整体利润的考核指标。

 

系统整合:选择适合的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通前厅、销售、财务系统,实现数据同步。

 

流程再造:优化从预订、接待、服务到回款的全流程,明确各部门在关键节点的协作机制。

 

持续优化:定期召开跨部门收益管理会议,分析数据,调整策略,持续改进。

 

#6

写在最后:从部门协作到价值共生题

 

收益管理的未来已经到来,它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全方位的商业策略。当酒店的前厅、销售、财务部门从“各自为政”走向“价值共生”,当数据流打破部门墙自由流动,酒店就能在最佳时机,以最好的价格,通过最优的渠道,将服务出售给最合适的顾客,最终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在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协同能力已成为酒店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打破部门边界,构建前厅、销售、财务三位一体的收益管理体系,正是酒店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的关键一步。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