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I 准聚数据 侵删

“康养”和“酒店”这两个原本分属不同行业的词,如今越来越被放在一起讨论。无论是消费端对健康的重视,还是酒店行业寻找增长的新方向,两者都在向彼此靠近。酒店不再只解决“住一晚”的问题,而是在试图承载一种更完整的健康生活方式。
01
为什么康养和酒店的融合
几乎是必然趋势?
推动这股潮流的原因并不复杂:人变了,需求自然跟着变。
过去大家住酒店追求的是舒适,现在更多人期待“住进去能变好一点”——睡更踏实一点、吃更健康一点、身心都能松下来一点。健康从“生病以后的补救”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需求端来看,这已经不是感性猜测,而是被数据印证的趋势。《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2024)》显示,18-44岁人群中近六成处于亚健康状态,60岁以上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更是超过79%。与此同时,康养旅游市场在2024年突破1.8万亿元,“酒店+疗愈”类产品的增速达到27.5%,远远甩开了传统酒店。
产业端也一样。大量酒店卷在同质化竞争里:房间都差不多、早餐都差不多、服务流程也差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康养成了突破口。重庆维景国际酒店做“氧吧客房”,新绎七修把康养做成系统化服务,甚至让康养板块贡献了一半营收——这些探索说明,康养不是噱头,而是酒店差异化的现实方向。
政策层面更不用说,从“健康中国2030”到银发经济,到各地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区,风已经吹得非常明显了。对酒店来说,这是一条由需求、市场和政策三方共同铺好的新路径。
02
融合之路充满矛盾与挑战
虽然前景吸引人,但要把康养酒店真正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
1、投入大、回收慢
康养酒店的装修不是简单的“换个风格”。适老化、智能化、无障碍、安全设计都是硬成本,动辄是普通装修的三倍。而项目回报周期却被拉得很长——通常要五到八年才能稳定,而传统酒店两三年就能回本。对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是不小考验。
2、人才短缺是急病
康养酒店需要复合型人才:懂酒店、懂医疗、懂心理,更懂服务设计。但全国只有5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而且每年不到千人毕业。实际运营中,大部分酒店的培训仍停留在“服务礼仪”层面,专业康养知识严重不足,导致客户体验不上不下,投诉率反而比传统酒店更高。
3、服务同质化严重
多数康养酒店仍停留在“温泉+瑜伽+体检”模式上,做得浅,做得像,做得不专业。行业对疗愈的理解也偏窄,对心理、社交、行为疗愈的开发远远不足。真正做到疗愈闭环的酒店不到一成。
4、盈利模式单一
虽然都打着康养的旗号,但收入结构仍然是“客房+餐饮”撑大头,高附加值的专业疗愈服务占比不到两成,淡旺季波动明显,整体抗风险能力并不强。
03
不同酒店类型的融合机会点
康养不是一个统一模板,不同物业类型的切口完全不一样。
1、度假酒店
度假型物业通常借助独特的自然环境,将养生理念与深度旅行体验相融合。例如苏州音昱水中天康养度假酒店,坐落于湖畔,结合了西方健康管理方法与中医、正念等东方养生理念,提供健康评估、正念饮食和水中康复等多种课程,为客人营造沉浸式的身心调理体验。酒店还推出了21天以上的长周期疗愈套餐以及年度会员计划,主要吸引有深度调理需求的高端客户,逐步从传统观光住宿转向专业的康养目的地。
2、城市酒店
城市酒店通常地处人口密集区域,临近医疗资源,能够为亚健康人群、术后康复者及商旅人士提供精准的康养服务。以上海阿纳迪酒店为例,它以健康养生为主要方向,推出了包含音疗课程与健康餐饮在内的“能量重启套餐”。该套餐价格虽高于普通客房,但仍受到广泛欢迎,其中近半数为企业客户,年营收超过3亿元。
3、康养公寓
康养公寓主要面向老年群体,随着老龄化趋势发展,这一市场正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30年,未涉足养老领域的酒店集团可能会失去约40%的中产老年客户。华住集团推出的“城家公寓”面向生活自理的活力老人,采用“长租公寓+适老服务”模式,提供便利的居住环境;君澜酒店则利用其在海南、云南等地的度假村资源,推出适合中长期居住的“旅居养老”套餐,满足老年人“候鸟式”养老需求。这类康养公寓的优势在于,既保留了酒店式的舒适服务与管理,也结合了适老化的生活设计与健康关怀,使老年人在获得专业照护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般的归属感。
04
康养酒店的
产品与服务要怎么设计
康养酒店不是“多放几盆绿植、提供几节瑜伽课”那么简单,它的设计要同时跨四个层面。
第一部分:空间层面
空间设计是康养体验的物理基础。酒店应充分利用所在地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在规划和改造中融入康养理念。这包括打造如温泉疗愈、森林冥想、中医理疗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空间,并配备高端餐饮、全面的适老化设施以及节能环保系统。通过专业的空间布局与环境营造,为住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且有利于身心恢复的物理环境。
第二部分:运营层面
高效的运营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商业模式上,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盈利结构,在基础住宿收入之外,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定制疗愈等增值服务。通过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与服务联动。同时,推行会员制以提升客户忠诚度与复购率。在资金管理上,需做好精准的市场预测与资金规划,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与政策支持,确保项目具有稳健的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部分:服务层面
服务是康养价值的核心体现。酒店需提供专业且个性化的康养服务项目,如健康评估、正念课程、营养膳食指导和户外康体活动等。这些服务应超越标准化的酒店服务流程,基于对客户健康状况与需求的深入分析,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与持续的专业咨询。同时,建立有效的客户反馈机制,持续追踪服务效果并动态优化服务内容,确保客人获得满意的康养体验。
第四部分:技术层面
技术是实现精准康养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支撑。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环境智能调控、健康监测设备等硬件技术,用于提升居住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在运营管理上,依赖数字化管理系统、客户数据平台等软件技术,以优化资源调度、实现精准营销和高效会员运营。此外,通过建立统一的客户健康档案系统,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个性化康养方案的制定与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并借助技术平台实现服务的闭环管理。
康养与酒店的融合,并非简单的业态组合,而是基于消费需求变化所进行的产业升级。要成功运营康养酒店项目,关键在于精准把握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并将空间、服务、运营与技术有效结合,从而提供具有特色的康养体验。未来,随着行业标准逐渐完善和专业人才不断成长,那些能够将健康价值真正融入日常运营的项目,将在银发经济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 北京酒店转让
- 上海酒店转让
- 天津酒店转让
- 重庆酒店转让
- 深圳酒店转让
- 广州酒店转让
- 合肥酒店转让
- 南京酒店转让
- 苏州酒店转让
- 杭州酒店转让
- 福州酒店转让
- 厦门酒店转让
- 南昌酒店转让
- 济南酒店转让
- 太原酒店转让
- 郑州酒店转让
- 武汉酒店转让
- 长沙酒店转让
- 三亚酒店转让
- 南宁酒店转让
- 桂林酒店转让
- 昆明酒店转让
- 丽江酒店转让
- 大理酒店转让
- 贵阳酒店转让
- 成都酒店转让
- 西安酒店转让
- 兰州酒店转让
- 银川酒店转让
- 西宁酒店转让
- 拉萨酒店转让
- 沈阳酒店转让
- 长春酒店转让
- 大连酒店转让
- 东莞酒店转让
- 惠州酒店转让
- 珠海酒店转让
- 青岛酒店转让
- 海口酒店转让
- 石家庄酒店转让
- 哈尔滨酒店转让
- 呼和浩特酒店转让
- 乌鲁木齐酒店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