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1.7万家店干不过1600家的亚朵,虚胖的全球酒店之王(锦江酒店)
发布时间:2025-10-17 13:49:30

来源:品牌哥 十万个品牌故事 侵删


考考各位一个热知识,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是谁?

 

五秒钟,打在屏幕上

 

正确答案是锦江酒店集团。

 

截止2024年末,锦江酒店拥有锦江之星、7天、维也纳等40余个品牌,全球在运营酒店超过17300家,位列全球第一;客房数量超过164万间,仅次于万豪的166.7万间,暂列全球第二。

 

image.png


但抛开庞大的酒店体量,锦江这个老大哥当的有点名不副实。

 

还是以2024年数据为例。

 

在国际上,论营收,万豪是锦江的12.8倍,论利润,万豪领先锦江约14倍。

 

在国内,体量排名第二的华住集团,营收和利润也均高于锦江数倍。

 

甚至国内酒店新秀亚朵集团,门店数量只有锦江零头的一半,但利润轻松超过锦江一大截。

 

image.png


由此不难看出,这个曾以中国酒店业航母自居的老牌巨头,正陷入开店越多、利润越薄的怪圈。

 

为什么会这样?

 

这期品牌故事,我们来回顾下锦江集团的历史,看看它的规模优势,如何一步步变成了拖累。

 

01

 

1935年3月15日,上海华格臬路(现宁海西路)上启幕了一间格调高雅,气韵不俗的高级川菜馆——锦江。

 

开设这间餐馆的老板是一位读过书、留过洋、见过世面、曾长居四川、极富前瞻意识的女将——董竹君。

 

在她的手中,餐馆装修考究,融汇了中、日、西式元素,加之其对四川食物适当的调整,一改人们对川味重油重辣的固有印象,打破了当时上海高档中餐馆被粤菜统治的局面。

 

这里也因此引来上海滩青帮、洪帮的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头面人物光临,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更是经常出没于此。

 

1936年1月,董竹君又在如今的雁荡路开设了锦江茶室。不仅增进了上海文艺界的交流,也为当时的爱国志士提供了庇护与便利。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董竹君在上海市领导的提议下,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共同迁入了茂名路上的华懋公寓,并将其升格为当年上海首屈一指的外事接待之所——锦江饭店。

 

此后,锦江饭店不仅成为包括撒切尔夫人、卡斯特罗、尼克松等数百位国家首脑到访上海的下榻地,更见证了诸多意义深远的历史时刻。

 

时间来到1984年,上海市政府将锦江、和平、静安等11家饭店合并成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公司。

 

彼时,锦江集团里有位名叫徐祖荣的年轻人,由于勤劳能干工作出色,先后出任过锦江旗下龙柏饭店总经理、国际饭店总经理等要职。

 

image.png


1994年,锦江集团开拓海外餐饮业务,英语过硬的徐祖荣顺理成章地成了旧金山分店的总经理。

 

在美国,他最大收获是看到了独特的酒店市场——汽车旅馆。

 

汽车旅馆楼层不高,但房间宽敞,价格只有星级酒店的三分之一。这种物美价廉的酒店,是中国从未有过的。

 

两年后,旧金山分店被出售,徐祖荣也回到了上海总部。

 

当时,正值香港回归前夕,全世界看中国,而中国就看上海。黄埔江对岸,浦东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已经开始对外营业,上海的人气达到沸点。

 

那段时间,杭州、南京、武汉、苏州等10多个城市的300万游客都涌进了上海。整个上海的酒店入住率超过了90%,订酒店比现在订火车票还难上10倍。

 

同时,游客的抱怨也此起彼伏:酒店那么贵,谁住得起?

 

徐祖荣敏锐的察觉到:经济型酒店的春天来了!

 

他马上带着5个同事,租了一间不到20平米的办公室,开始筹备锦江之星,定位平价酒店,价格在150-200元之间,房间内设大小床,装修统一采用欧式风格。

 

1997年2月,徐祖荣在上海虹梅路开出了张国第一家连锁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乐园店。

 

贴心的服务、舒适的环境、200不到的价格,让锦江之星一炮而红。

 

1999年,锦江之星走出上海,在苏州开出沪外第一家门店,开始了全国化进程。

 

“二星级硬件、亲民价格”,成为连锁酒店行业的标杆。

 

此后的3年,锦江之星在全国快速扩张,一年就新开连锁店50家。到2005年底,分店规模已经达到110家,成为国内第一个单店超过100家的经济型酒店。

 

锦江之星的成功,自然吸引了一众效仿者。

 

2002年,如家创立;2005年,7天和汉庭先后开业。

 

这些品牌,无论是店型、房间内部设置,甚至服务标准,都能找到锦江之星的影子。

 

携程前高管季琦创立汉庭前,就曾亲自体验了锦江之星华东地区所有门店,并公开宣称模仿锦江之星的模式。

 

不过众多连锁酒店的成立,加上资本的介入,让行业很快陷入激烈的竞争。

 

尤其是如家、汉庭等品牌登陆资本市场后,即刻开启了大手笔收购行动。

 

2013年后,国内酒店市场正式进入多品牌,多集团竞争的局面。

 

这让锦江之星这个决策较慢的老国企,在群雄逐鹿的战场上逐渐失去先发优势。

 

更让人担忧的是,彼时锦江集团内部改革,以徐祖荣为核心的原锦江之星创业团队逐步离开,让锦江之星品牌开启了长达六年的雪藏局面。

 

02

 

那么,锦江之星被雪藏,集团该如何继续和巨头竞争呢?

 

答案当然是推其他品牌。

 

品牌怎么来?毫无疑问以收购为主。

 

早在2010年和2012年,锦江就通过增资、受让股份的形式,先后获得山西金广快捷酒店的全部股份。

 

但这属于小试牛刀,真正开始大手笔并购是2013年开始的。

 

当年即以7.1亿元收购时尚之旅,其原有品牌变更为“锦江都城”,并承接集团优质三星级酒店资源,切入中端市场。

 

image.png


之后的锦江,有意往中高端发展,收购目标也是如此。

 

2015年3月,锦江以约91亿元人民币的巨款,完成了对欧洲第二大酒店集团卢浮集团百分百股权的收购。此举让锦江拿下了40多个国家的1100家酒店,一口气增加9万间客房。也让锦江一举跻身全球头部酒店阵营。

 

image.png


2016年,锦江开启本土并购狂潮:先是以 82.69 亿元收购铂涛集团 81% 股权,将 7 天、丽枫、喆啡、希岸及IU等覆盖经济型到中高端的品牌全收入囊中;紧接着又以17.5 亿元拿下维也纳酒店 80% 股权,补强中端市场短板。

 

在国际品牌合作上,锦江同样动作频频。

 

2014年,锦江与希尔顿集团合作,将希尔顿欢朋品牌引入中国,负责希尔顿欢朋的在华运营。十年间,希尔顿欢朋的在营酒店数量由1家增长至418家。

 

2019年,锦江与丽笙酒店集团订立管理许可协议,获得丽亭、丽柏、丽怡及丽芮在中国的独家管理许可,并于2023年获得了丽笙精选、丽笙、丽祺及丽筠的非独家管理许可。

 

正是通过上述收购活动与品牌合作,让锦江成为了全球在运营酒店数量最多的酒店集团。

 

现在问题来了,为何看似如此有实力的锦江,利润那么拉垮呢?

 

其实,成也收购败也收购。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是债务压力。

 

如此大手笔的收购,总计花了几百亿,基本都是锦江各种手段融资来的。

 

据公开信息,锦江酒店上市以来,募资的资金总额达到258.38亿元,其中直接融资为131.87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锦江酒店短期借款为10.88亿元,长期借款68.5亿元,同时还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4.51亿元,总计负债金额133.89亿元,着意味着,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额的利息。

 

经查询,2024年,锦江酒店共支付了5.32亿元的利息费。

 

要知道,锦江酒店去年净利润才11.44亿元,竟然光利息就吞噬近半利润。

 

大量的负债,还导致锦江酒店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截至2025年3月末,其资产负债率为65.34%,而整个行业平均值仅为35.93%

 

03

 

除了负债,锦江收购来的酒店表现也很一般。

 

比如花91亿收购的法国卢浮集团本想借此打开国际市场,但没想到这笔交易成了“烫手山芋”。

 

从2020年到2024年,卢浮集团连续五年亏损累计超过3亿欧元。由于中法文化差异大,在管理模式融合、品牌协同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收购后没能将卢浮集团的资源转化为实际竞争力。

 

尤其卢浮集团旗下的酒店品牌,如康铂、凯里亚德等,知名度和业绩都差点意思。

 

相较于华住收购的雅高和德意志集团,旗下美居、城际、宜必思等酒店品牌,影响力就要大很多。

 

另外,锦江旗下的酒店品牌布局,中低端占绝大多数,且同质化严重,多个定位相同的品牌互相同质化竞争,属于典型的大而不强。

 

举个例子,在中端酒店市场,维也纳国际主打商务出行,麗枫强调浪漫氛围,喆啡瞄准咖啡文化,希岸强调绅士之道。

 

image.png


但实际住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它们在房型设计、价格区间上差异很小,导致品牌内部竞价激烈,平均房价一度跌至260元,甚至低于部分经济型酒店。

 

对比亚朵,人家仅靠亚朵酒店这个品牌就能稳稳占据中高端市场,华住靠着全季、汉庭两大品牌就打下了大片江山。

 

而且现在高端酒店才是利润奶牛,但锦江的高端品牌一言难尽。

 

以位于上海的JHotel为例,至今仍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难以与同类型酒店分庭抗礼,营收仅占总额的1.7%,对业绩的贡献微弱。

 

相反华住就做的更好,其高端品牌门店占比为9%,贡献了12%的营收。

 

甚至在中低端上,华住也在通过“县县有华住”策略,对汉庭、全季迭代升级,降维打击锦江。

 

值得一提的是,和华住相比,锦江的会员体系做的也很一般。

 

众所周知,华住会非常成功,拥有近3亿会员,中央预订率超80%,基本不依靠携程、美团等第三方平台。而且忠诚度非常高,不少人出差旅游只选华住系。

 

但锦江的锦江荟,2亿会员,看似挺多,但中央预订率长期处在30%-40%之间,别说和华住比了,就连亚朵(62%)都能秒杀。

 

这反映出锦江在用户运营能力上的不足。尤其315期间,锦江旗下锦江荟App被曝光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部分用户发现同一房型在该平台价格高于携程、美团等第三方平台,且老用户价格普遍高于新用户。

 

这种混乱的价格体系,让用户对锦江品牌的信任度降低,很多用户因此流向价格相对透明的第三方平台。

 

此外,锦江的会员权益缺乏吸引力,难以提高用户黏性,导致会员复购率较低。

 

在锦江的2亿会员中,真正活跃的会员占比并不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住会员贡献超76%间夜量,企业直连预订量更是增长了39%。

 

从营收结构上也能看出这种差距,华住中高端品牌营收中,主要以会员直订为主,而锦江中端品牌的会员直订占比还不到40%,这使得锦江在价格战中缺乏议价能力。

 

04

 

最后,面对当下局面,锦江也不是毫无动作。

 

首先是积极推进轻资产化战略,比如去年4月,全资转让了旗下的时尚之旅100%股权。

 

近几年还不断减少直营店数量,截止2024年底,仅剩686家直营店,占比已降至5.11%。

 

其次,或许是国内卷不过,锦江有意把海外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

 

去年12月,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与马来西亚酒管集团RIYAZ携手推进锦江都城、锦江之星等五个品牌落地东南亚市场。未来将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6个国家开发项目。

 

随着东南亚旅游市场的复苏,或许能带来业绩的突破。

 

不过话又说回来,东南亚市场基本被洲际、万豪、希尔顿、OYO等豪强占据,初来乍到的锦江又如何与之一战呢?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