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陈申俊 酒店评论 侵删
预算不是“一成不变的答案”,而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没有“完美的预算”,只有“更贴近现实的预算”。
年年岁岁做预算,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一年预算季。每当这个时候,“明年预算怎么做?增长还是收缩?”就成为摆在每一位酒店人面前的现实命题。回顾过往几年,酒店行业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
2025年,几乎所有酒店人都深切感受到了市场衰退带来的危机感,这种感受甚至比疫情那几年更为强烈。川普加征关税、禁酒令、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开启大规模裁员、五星级酒店扎堆摆地摊、“最冷暑假”,整个行业人心惶惶。据目前了解,五大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大中华区2026年的营收目标设定中,除了凯悦集团仍维持小幅增长外,其他四大酒店集团大中华区2026年整体营收均给出了0%增长或负增长的目标,尤其是在餐饮营收方面,降幅更为明显。这是20年来酒店业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足以说明当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说起来我们是在做2026年的预算,但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在后疫情时代,酒店这门生意到底该如何做?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预算到底要算什么?预算并非只是一份简单的财务报表,它实际上是一家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预算的编制过程,是对酒店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体检的过程,最终形成的预算方案,更是一份全面的战略部署。在国际品牌酒店集团中,我们通常将传统意义上的预算称之为经营计划(Business Plan),简称BP。这个名称就清晰地表明,它不是一份孤立的报表,而是一整套完整的经营计划。在这份经营计划中,不仅包含对酒店历史经营数据的深入分析,更重要的是对下一年度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与合理展望,并将年度业绩目标以预算的形式确定下来。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固定的报表格式,将酒店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关键指标以具体数字的形式清晰呈现,为酒店的年度经营提供明确的指引。
在后疫情时代,预算编制绝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不是把各项数据拼拼凑凑,等到年底完不成目标再找各种理由搪塞。而是要深刻洞察市场趋势,精准找到生意的突破口,明确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关注方向。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酒店人分享预算编制的几个关键要点:
Part 01.
找对基准:告别“拍脑袋”,
让预算扎根现实
在传统的预算编制中,很多酒店习惯以过往几年的经营数据平均值作为预算基准,简单地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增减来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然而,在后疫情时代,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往的经营数据已不能完全反映当前及未来的市场情况,如果仍沿用传统的基准确定方式,很容易导致预算目标与实际市场脱节,出现“预算虚高”或“预算保守”的情况,失去预算对经营的指导意义。
找对基准,首先要对酒店的历史经营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我们需要剔除特殊政策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正常市场因素对经营数据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反映酒店正常经营水平和市场真实需求的“有效数据”。在编制2026年预算时,要参考剔除特殊因素后的正常经营数据,并结合2026年的市场恢复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要结合区域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情况确定基准。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消费能力、竞争格局存在较大差异,酒店在确定预算基准时,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调研周边同档次酒店的经营状况。比如,某酒店位于一线城市的商务核心区,周边有三家同档次竞争对手。在编制2026年客房收入预算时,不仅要分析自身过往的客房出租率、平均房价数据,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客房定价策略、促销活动、入住率变化趋势等信息。如果周边竞争对手在2025年下半年纷纷下调房价以吸引客源,导致区域内客房平均房价下降了8%,那么该酒店在确定2026年客房收入基准时,就需要考虑这一市场竞争因素,合理调整自身的房价预期和出租率目标。
此外,还要关注酒店自身的经营战略调整。如果酒店在2026年计划进行装修升级、新增服务项目(如增设亲子游乐设施、高端SPA中心)或调整目标客群(如从商务客群转向度假客群),那么在确定预算基准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战略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某酒店计划在2026年将部分商务客房改造为亲子主题客房,并针对家庭客群推出套餐产品,那么在编制客房收入预算时,就不能简单参考以往商务客群为主的客房收入数据,而是要根据亲子客群的消费特点、市场需求规模以及新增主题客房的数量,重新测算客房出租率和平均房价,确定合理的预算基准。
Part 02.
洞察趋势:
把握市场脉搏,抢占经营先机
后疫情时代,酒店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市场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只有敏锐洞察这些趋势,并将其融入预算编制过程中,才能让预算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帮助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比如,从消费需求趋势来看,“健康化”“个性化”“体验化”成为酒店消费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酒店时,将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对酒店的清洁消毒标准、通风系统、健康餐饮服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某连锁酒店集团在2025年推出了“健康入住套餐”,包含免费升级至带空气净化系统的客房、提供健康早餐(低糖、低脂、高纤维)、赠送健身课程等服务,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客房出租率较其他套餐高出15%。在编制2026年预算时,酒店就可以考虑增加健康相关服务的投入,如采购更先进的清洁消毒设备、优化健康餐饮菜单、与健身机构合作推出联名服务等,并将这些投入纳入成本预算,同时合理预期这些服务可能带来的收入增长。
个性化需求方面,比如,针对年轻客群,不少酒店推出了“剧本杀+住宿”的产品;针对老年客群,提供养生讲座、慢节奏的旅游套餐等服务。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客群定位,加大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投入,合理规划个性化产品的定价和销售目标,将其作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体验化消费趋势也不容忽视。消费者更注重在酒店入住期间的整体体验,包括酒店的文化氛围、服务细节、互动活动等。例如,某精品酒店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在酒店内举办非遗手作体验活动(如陶艺制作、剪纸)、传统文化讲座等,让客人在入住期间能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提升了客人的满意度和复购率。该酒店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不仅带动了客房收入的增长,还增加了餐饮、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收入。在编制2026年预算时,酒店可以计划举办更多具有特色的体验活动,预算相应的活动策划费用、物料采购费用等,并预测这些活动可能带来的综合收入增长。
还比如,新兴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如“酒店+研学”“酒店+露营”等,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酒店+研学”为例,不少学校、教育机构与酒店合作,将酒店作为研学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文化体验、劳动实践等研学活动。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酒店可以积极探索这些新兴消费场景,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预算合作推广费用、研学活动场地布置费用等,并根据合作规模和市场需求,预测新兴消费场景带来的收入增长。
Part 03.
后疫情时代预算关键点:
找准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找准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将预算资源优先投入到关键领域,才能确保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守住利润“生命线”
在后疫情时代,酒店的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成本控制成为影响酒店利润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成本控制方式往往侧重于“节流”,通过压缩各项开支来降低成本,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在后疫情时代,成本控制需要转向“精细化管理”,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人力成本控制方面,酒店可以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提高人效来降低成本。例如,某酒店在2025年对各部门的岗位设置进行了重新梳理,合并了部分职能重叠的岗位,推行“一专多能”的员工培训体系,让员工能够胜任多个岗位的工作。同时,根据酒店的淡旺季客流量变化,灵活调整员工的排班计划。通过这些措施,该酒店2025年的人力成本占比较2024年下降了6%,同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在编制2026年预算时,酒店可以参考这种精细化的人力成本管理模式,根据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和工作量,合理测算人员编制和薪酬预算,避免人力成本的盲目增长。
在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方面,酒店可以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采购流程等方式降低成本。例如,某连锁酒店集团通过整合旗下所有酒店的采购需求,与大型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此外,该集团还建立了完善的采购验收和库存管理体系。在2025年,该集团的物资采购成本较市场平均价格降低了12%,库存周转率提高了20%。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酒店可以借鉴这种集中采购模式,对于常用物资进行集中采购,合理规划采购数量和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二)客户留存:深耕存量客户,挖掘长期价值
在后疫情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获取新客户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存量客户的复购率和忠诚度对酒店的收入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客户留存成为酒店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预算编制中,需要加大对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体验提升的投入,深耕存量客户,挖掘其长期价值。
酒店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会员体系,为会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专属权益,提高会员的忠诚度和复购率。在编制2026年预算时,酒店可以增加对会员体系建设的投入,如优化会员管理系统、推出新的会员权益、开展会员专属营销活动等,同时预测会员数量的增长和会员消费带来的收入增长。
此外,提升客户体验也是客户留存的重要手段。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酒店可以合理安排硬件设施升级的费用、服务流程优化的培训费用等,将提升客户体验作为重要的预算投入方向,通过良好的客户体验实现客户留存和收入增长。
(三)多元化收入:打破单一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后疫情时代,酒店行业的收入来源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过度依赖某一项业务(如客房收入、餐饮收入)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拓展多元化收入渠道,打破单一收入依赖,成为酒店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预算编制中,需要积极规划多元化收入项目,合理分配预算资源,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酒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和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例如,某酒店将闲置的会议室改造为小型宴会厅,承接中小型婚礼、企业团建活动等;将酒店的大堂区域开辟为临时展览空间,与当地的文化机构、企业合作举办艺术展览、产品发布会等;利用酒店的停车场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增加额外收入。在编制2026年预算时,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场地和资源情况,规划更多的多元化收入项目,如开设酒店自营的文创商店、提供场地租赁服务、开展线上直播带货等,并将这些项目的前期投入、运营成本和预期收入纳入预算。
同时,酒店还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拓展收入渠道。例如,与旅游平台合作推出“酒店+景点”“酒店+交通”的套餐产品;与健身机构、美容机构合作推出联名会员卡;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福利套餐、商务差旅合作等。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酒店可以加大与跨界合作伙伴的合作力度,预算合作推广费用、套餐产品开发费用等,通过跨界合作实现收入多元化。
最后我想说的是后疫情时代酒店人对于预算编制的变化,本质上是我们对“酒店生意”认知的重构。
我们曾以为,预算是“证明自己能赚钱的工具”——每年定一个高于去年的增长目标,仿佛这样才对得起“酒店人”的身份。但现在我们明白,预算是“酒店的指路灯”——它让我们在市场寒冬里,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生火”。就像2025年那些在“最冷暑假”里活下来的酒店,不是因为他们的预算“数字好看”,而是因为他们的预算“踩准了生存节奏”。更重要的是,我们终于明白:预算不是“一成不变的答案”,而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没有“完美的预算”,只有“更贴近现实的预算”。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 北京酒店转让
- 上海酒店转让
- 天津酒店转让
- 重庆酒店转让
- 深圳酒店转让
- 广州酒店转让
- 合肥酒店转让
- 南京酒店转让
- 苏州酒店转让
- 杭州酒店转让
- 福州酒店转让
- 厦门酒店转让
- 南昌酒店转让
- 济南酒店转让
- 太原酒店转让
- 郑州酒店转让
- 武汉酒店转让
- 长沙酒店转让
- 三亚酒店转让
- 南宁酒店转让
- 桂林酒店转让
- 昆明酒店转让
- 丽江酒店转让
- 大理酒店转让
- 贵阳酒店转让
- 成都酒店转让
- 西安酒店转让
- 兰州酒店转让
- 银川酒店转让
- 西宁酒店转让
- 拉萨酒店转让
- 沈阳酒店转让
- 长春酒店转让
- 大连酒店转让
- 东莞酒店转让
- 惠州酒店转让
- 珠海酒店转让
- 青岛酒店转让
- 海口酒店转让
- 石家庄酒店转让
- 哈尔滨酒店转让
- 呼和浩特酒店转让
- 乌鲁木齐酒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