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酒店业洗牌期投资价值研究:告别 “恐惧撤离”,迎接 “价值重构”
发布时间:2025-09-22 10:18:46

来源:原创 中光建开城运 侵删


wechat_2025-09-22_101159_238.png


酒店业洗牌期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从“恐惧撤离”到“价值重构”


2023年以来,国内酒店业呈现“供给收缩、需求分化、估值重塑”的显著特征:新开业中高端酒店超1800家,但倒闭/转让数量超3500家,“转让潮”背后并非行业衰退,而是传统运营模式与新消费需求的深度错配。当前行业正处于“泡沫出清+价值重构”的关键窗口期——成本高企、回报率下滑倒逼传统酒店退出,而位置优质的存量资产以“折旧价”“残值价”释放,叠加“酒店+场景”创新模式的跑通,为具备差异化定位、精细化运营能力的资本提供了低成本入局机会。

 

本报告通过拆解行业现状、核心矛盾与典型案例,揭示酒店业“别人恐惧时的贪婪机会”,并提出针对性投资建议。

 

1

行业现状:三重分化下的“撤离”与“布局”

 

(一)供给端:转让潮与泡沫出清,存量资产价值凸显

 

1.“退多于进”成常态:2023年全国新开业中高端酒店超1800家,但倒闭/转让酒店数量预计不低于3500家,转让量为新开店的1.9倍,核心原因是传统酒店“拼房间数、比大堂气派”的旧模式无法适配新需求,最终因盈利难而退出。

 

2.估值逻辑彻底重构:过往酒店转让多按“装修投入×1.5”“品牌溢价×2”定价,当前市场泡沫出清后,谈价空间显著扩大,“折旧价”、“残值价”成为主流,尤其“位置优质但运营低效”的存量酒店,成为资本眼中的“性价比之王”。

 

(二)需求端:总量未减但结构分化,“无特色不存活”

 

酒店行业整体需求并未萎缩,而是呈现“精准分层”特征,传统酒店的“同质化供给”与新需求完全脱节:

 

1.高端度假型:节假日一房难求;如三亚、杭州西湖周边高端度假酒店,旺季入住率超95%,均价较疫情前上涨20%;

 

2.特色主题型: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带动“网红民宿”“小众主题酒店”爆发;

 

3.连锁轻奢型:成为年轻人出差首选华住旗下“全季”、首旅如家“如家neo”,2023年入住率超80%,RevPAR较传统三星酒店高15%-20%;

 

4.传统老旧型:无人问津;三星及以下非连锁酒店,2023年平均入住率不足50%,部分甚至低于30%。

 

(三)成本端:多重压力挤压利润,传统模式难以为继

 

1.刚性成本持续上涨:人工成本较2019年上涨25%-30%、电费上涨15%-20%、布草洗涤费上涨10%-15%,叠加OTA平台15%-20%的抽佣比例,传统酒店“成本占收比”从2019年的60%-65%升至2023年的75%-80%。

 

2.回报率大幅下滑:十年前位置优质的酒店净回报率可达10%以上,2023年多数传统酒店净回报率仅5%-6%,部分低效项目甚至低于3%,成为“老板撤离”的直接诱因。

 

 2

核心矛盾:传统模式与新市场的四大错配

 

1.定位错配:传统酒店聚焦“住宿功能”,而当前用户需求已从“住得下”升级为“住得好、有体验、能社交”,如年轻人愿为“打卡出片”“个性化服务”多付20%-30%溢价,但传统酒店缺乏此类设计;

 

2.运营错配:传统酒店依赖“人工管理+线下获客”,效率低、获客成本高,而头部连锁酒店通过数字化工具降低10%-15%运营成本,通过私域流量减少OTA依赖;

 

3.估值错配:过往市场迷信“资产溢价”“品牌溢价”,忽视运营能力,当前市场更看重“现金流创造能力”——同样一家酒店,传统运营下年净利润50万元,经“场景改造+精细化运营”后净利润可升至100万元,估值差异达1倍以上;

 

4.内容错配:传统酒店卖“一张床”,而新模式卖“一段体验”——如“酒店+自习室”卖“高效学习场景”,“酒店+疗愈”卖“放松解决方案”,内容差异直接决定客群粘性与溢价能力。

 

3

机会点:洗牌期的三大投资价值方向

 

(一)存量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低成本拿项目,高潜力做改造

 

核心逻辑:酒店的核心资产是“位置”,而非“装修”。当前市场上大量“位置好、运营差”的存量酒店以低价转让,改造成本远低于新建,且无需等待建设期,可快速落地新模式。

 

典型案例:2023年底杭州某投资人以“残值价”接手西湖周边两家老酒店,改造后:

 

1.一家转型“城市自习室+咖啡酒店”:保留部分客房,增设24小时自习区、咖啡吧,客群以自由职业者、考研学生为主,日均客流超80人,客房入住率85%,RevPAR从改造前的200元升至450元;

 

2.另一家转型“疗愈型度假空间”:引入冥想课、音疗工作坊,客房配套香薰、白噪音设备,周末入住率超90%,客单价较改造前提升60%。


(二)“酒店+场景”的创新:从“卖床位”到“卖解决方案”

 

当前跑通的“酒店+”模式已形成清晰的盈利逻辑,核心是“以场景吸引特定客群,通过‘住宿+附加服务’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


本质上,“酒店+”模式是将酒店从“单一住宿载体”转化为“流量入口”,通过附加服务实现“二次变现”,破解传统酒店“收入仅靠客房”的单一困境。


(三)头部企业的“规模化布局”:连锁化与专业化的红利

 

1.连锁品牌持续扩张:华住、首旅如家等头部企业2023年仍新增中端酒店超500家,核心逻辑是“连锁化可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品牌认知、通过数字化提效”,挤压非连锁传统酒店的生存空间;

 

2.资本入局存量改造:地产基金、财团开始低价收购存量酒店,转型为“联合办公+酒店”“长租公寓+酒店”等复合型空间。

 

4

独立思考:酒店业投资的“变”与“不变”

 

(一)变:行业逻辑从“规模红利”转向“价值红利”

 

1.估值逻辑变:从“资产驱动”转向“运营驱动”——同样的酒店,运营能力不同,估值差异可达2-3倍;

 

2.竞争焦点变:从“硬件比拼”转向“内容比拼”——年轻人愿为“有温度的内容”买单,而非“冰冷的硬件”;

 

3.盈利模式变:从“单一客房收入”转向“‘客房+’多元收入”——附加服务收入占比将成为衡量酒店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二)不变:三大核心要素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1.位置不可替代:无论模式如何创新,“核心商圈、景区周边、交通枢纽”仍是酒店的核心资产——杭州案例的成功,本质是“西湖周边”的位置红利+模式创新,缺一不可;

 

2.运营决定生死:低价拿项目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成本控制、客群运营、服务优化”才是关键——某投资人接手北京某商圈酒店后,因缺乏精细化运营,改造后入住率仅60%,远低于预期;

 

3.需求尊重为本:所有“酒店+”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对特定客群需求的精准洞察——“自习室酒店”是抓住“高效学习场景稀缺”的需求,“疗愈酒店”是抓住“都市人放松焦虑”的需求,盲目跟风只会失败。

 

5

投资建议:“贪婪”的前提是“能力匹配”

 

巴菲特“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核心,不是盲目抄底,而是“在别人看不到价值的地方,具备重构价值的能力”。当前酒店业投资,需满足四大能力门槛:

 

1.差异化定位能力:避免“大而全”,聚焦“小而美”的细分客群,通过精准定位形成竞争壁垒;

 

2.精细化运营能力:用数字化工具控成本,用细节提体验;

 

3.内容塑造能力:能持续输出符合客群需求的“附加内容”,避免“一锤子买卖”;

 

4.现金流管理能力:存量改造需控制前期投入,优先选择“轻资产运营”,降低现金流压力。

 

6

结论: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酒店业的“转让潮”不是行业的终点,而是“结构升级”的起点——传统酒店的退出,为优质资本和创新模式腾出了市场空间。行业未来将呈现“三大趋势”:

 

1.连锁化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国内酒店连锁化率将从2023年的35%升至45%,非连锁传统酒店将进一步减少;

 

2.场景化成为标配:“酒店+”模式将从“创新案例”变为“行业常态”,缺乏场景设计的酒店将难以生存;

 

3.存量改造主导投资:新建酒店占比将下降,存量优质资产的“价值重构”将成为投资主流。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是“低成本入局”的好时机,但前提是“放弃老思维,拥抱新模式”。正如杭州案例所示:“酒店还是那个酒店,内容变了,价值就变了。”行业洗牌期,从来都是“有准备的勇敢者”的游戏——悲观者看到“转让潮”的风险,乐观者看到“价值重构”的机会,而成功的投资者,总能在两者之间找到“能力与机会的匹配点”。

 

最后,回到开篇的问题:“你们城市有酒店正在悄悄转型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从成都的“文创酒店”到西安的“电竞酒店”,从上海的“联合办公+酒店”到广州的“亲子主题酒店”,转型成功的案例已遍布全国,它们共同证明:酒店不会消失,它只会以“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方式,继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