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赵焕焱 侵删
一、文章的四方面内容
回顾2008年至2023年的16年,决定中国酒店业经营状况的首要因素就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考察酒店供应增幅和酒店需求增幅之间的比较分析。
16年中,求大于供的是2010年、2011年、2023年共3个年份。
供求平衡的是2016年、2017年共2个年份。
其余年份均是供大于求。
本文包括供求关系的影响事件分析、供求关系的详细数据分析、重点变化分析、供求关系对投资回报影响的分析四个部分。
二、16年期间对酒店业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1、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北京举办奥运会。
2、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3、2010年5月至10月,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
4、2006年至2010年,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年均11.7%;同期我国星级酒店扩容年均12%,其中高端酒店年均17%。
5、2012年12月4日,公务消费的八项规定出台。
6、2011至201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8年增长96.6%,接近翻一番。201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是2010年的2.45倍。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用60年、达2万元用5年、达3万元用5年。2019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2012年增长78.9%,年均增长8.7%。
7、2019年,我国恩格尔系数(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比2000年下降14.0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862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4.7%,高于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3.6个百分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13.3%,比2000年提高6.1个百分点。
8、2020年1月底开始至2022年底,影响全球人员流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酒店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9、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旅游业、酒店业有一波报复性反弹。
10、2024年起,酒店业供大于求逐步显现。
三、中国酒店业16年的供求关系数据分析
中国限额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住宿业全体统计,以营业收入增幅作为需求增幅,以资产总计增幅作为供应增幅,每年供求关系增幅同比数据分析。
消费需求增幅大于酒店供应增幅简称为求大于供。
酒店供应增幅大于消费需求增幅简称为供大于求。
1、求大于供的是2010年、2011年、2023年。
2、供求平衡的是2016年和2017年。
3、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年至2022年,因情况不可比,不考察供求关系。
4、2023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有一波反弹行情。
5、其余年份都是供大于求。具体数据如下:
2008年营业收入2231.6亿元+23.68%,资产总计6532.1亿元+%(统计起点)
2009年营业收入2260.7亿元+1.30%,资产总计6723.9+2.94%(供大于求)
2010年营业收入2797.8亿元+23.76%,资产总计7576.4亿元+12.68%(求大于供)
2011年营业收入3261.9亿元+16.59%,资产总计8442.3亿元+11.43%(求大于供)
2012年营业收入3534.4亿元+8.35%,资产总计9310.1亿元+10.28%(供大于求)
2013年营业收入3528.0亿元-0.18%,资产总计10368.8亿元+11.37%(供大于求)
2014年营业收入3535.2亿元+0.20%,资产总计11056.2亿元+6.63%(供大于求)
2015年营业收入3648.2亿元+3.20%,资产总计11640.2亿元+5.28%(供大于求)
2016年营业收入3811.1亿元+4.47%,资产总计12151.9亿元+4.40%(供求平衡)
2017年营业收入3963.9亿元+4.01%,资产总计12648.1亿元+4.08%(供求平衡)
2018年营业收入4059.7亿元+2.42%,资产总计13529.5亿元+6.97%(供大于求)
2019年营业收入4257.7亿元+4.88%,资产总计14771.1亿元+9.18%(供大于求)
2020年营业收入3292.6亿元-22.67%,资产总计15974.6+8.15%
2021年营业收入3978.2亿元+20.82%,资产总计16213.2亿元+1.49%
2022年营业收入3710.9亿元-6.72%,资产总计17642.1亿元+8.81%
2023年营业收入5127.0亿元+38.16%,资产总计17937.5亿元+1.67%(求大于供)
四、重点评论从依赖公务消费到市场化的转型和供大于求的开始
2012年12月4日,国家关于公务消费的八项规定出台,中国酒店业自此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1、全国星级酒店2012年的利润总额马上从2011年61.43亿元应声下降到50.46亿元。
2、接下来用3年的时间逐步完成市场化经营的轨道,付出的代价分别为2013年亏损20.88亿元、2014年亏损59.21亿元、2015年亏损14.26亿元。
3、亏损3年后才在2016年取得4.71亿元利润总额,接下来的2017年是72.47亿元,2018年是78.24亿元,完成了一个漂亮的V型转折。
4、2013年起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经营结构的调整,自此中国酒店业走上了完全市场化。
5、2016年和2017年是供求平衡的年份,2018年的业绩达到最高,同时开启了新一轮酒店供应增幅大于酒店消费需求增幅的发展,简称为供大于求的发展。
五、中国五星级酒店投资回报受供求关系主导
酒店数/回报率/静态回收期
2010年595家/4.00%/25年
2011年615家/3.97%/25年
2012年640家/3.12%/32年
2013年739家/1.59%/63年
2014年745家/0.30%/333年
2015年789家/0.95%/105年
2016年800家/2.24%/45年
2017年816家/3.23%/31年
2018年764家/3.79%/26年
2019年822家/3.17%/32年
2020年820家/(亏损31.76亿元)
2021年799家/(亏损23.17亿元)
2022年783家/(亏损74.22亿元)
2023年772家/2.60%/38年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 北京酒店转让
- 上海酒店转让
- 天津酒店转让
- 重庆酒店转让
- 深圳酒店转让
- 广州酒店转让
- 合肥酒店转让
- 南京酒店转让
- 苏州酒店转让
- 杭州酒店转让
- 福州酒店转让
- 厦门酒店转让
- 南昌酒店转让
- 济南酒店转让
- 太原酒店转让
- 郑州酒店转让
- 武汉酒店转让
- 长沙酒店转让
- 三亚酒店转让
- 南宁酒店转让
- 桂林酒店转让
- 昆明酒店转让
- 丽江酒店转让
- 大理酒店转让
- 贵阳酒店转让
- 成都酒店转让
- 西安酒店转让
- 兰州酒店转让
- 银川酒店转让
- 西宁酒店转让
- 拉萨酒店转让
- 沈阳酒店转让
- 长春酒店转让
- 大连酒店转让
- 东莞酒店转让
- 惠州酒店转让
- 珠海酒店转让
- 青岛酒店转让
- 海口酒店转让
- 石家庄酒店转让
- 哈尔滨酒店转让
- 呼和浩特酒店转让
- 乌鲁木齐酒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