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2025 中国酒店业投资图谱:租赁与自持物业的突围路径解析
发布时间:2025-07-24 10:12:46

来源:原创 邻邻驿山 海豚投资研究院 侵删

 9144a81e2c4d8778ec379ce078398756_eae10d9ce415ab6cab0d83bdb651df6356dfb6d3.png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在经济下行与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中国酒店业投资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战略机遇。研究显示:租赁式酒店投资正经历 “成本-收益”模型崩溃,回本周期从3年延长至5年以上,2025年Q1行业平均入住率降至51.3%(较疫情前下降18个百分点),单房运营成本却上涨23%。自持物业酒店凭借资产证券化工具(如REITs)获得资本新通路,开元酒店REIT案例显示优质资产估值可达重置成本的70%-80%。行业转型呈现双轨并行: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改造(如洛桑系统降低40%人力成本)与技术赋能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以 RevPAC模式(每客收入)替代传统RevPAR,深度挖掘单客价值。建议投资者采取 “轻资产突围+精准改造”策略,聚焦交通枢纽型物业(如柏曼酒店单房1万元改造实现77天满房)或会议功能完备资产,同时警惕2025年Q4预计出现的抛售高峰期。

 

1 行业现状与挑战:寒冬中的深度调整


1.1 宏观经济与消费行为剧变


2025年中国酒店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行业寒冬与深度调整期。多重数据显示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2025年第一季度,酒店行业平均入住率仅为51.3%,较疫情前下滑18个百分点;同时单房运营成本却逆势上涨23%,其中能源成本暴涨35%,人力成本占比突破42%的警戒线。北京王府井商圈某四星级酒店经理坦言:“现在每间客房每天亏损87元,暑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然而暑期市场同样惨淡,摩根士丹利研报显示2025年暑期第一周(6.29-7.5),中国酒店RevPAR同比暴跌8%,入住率持续低迷;浙江区域酒店业者反馈:“截至目前下滑15-25%,第一周居然已是巅峰。”


消费行为正发生结构性变化,对酒店经营模式形成严峻挑战:


- 停留时长缩短:平均住宿天数从2.6天降至1.8天,碎片化住宿需求上升


- 附加消费锐减:餐饮、SPA等二次消费下降41%,顾客成为“价格敏感型貔貅”


- 钟点房占比激增:日间4小时房订单占比达34%,收益管理难度加大


- 高端消费降级:原计划三亚豪华游的家庭转向郊野露营,旅游预算普遍砍半


1.2 供给过剩与政策收缩的双重挤压


酒店业面临的困境不仅是需求减弱,更是供给端过度扩张与政策端持续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


- 供给过剩:


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业门店数量达34.87万家,客房数1764万间,均超过2018-2019年行业规模峰值。


更严峻的是民宿供给激增,2023年、2024年民宿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达9.05万家、9.95万家,现存32.3万家民宿相关企业。行业呈现“一碗饭,原来3个人分,现在10个人抢”的残酷局面。


- 政策收缩:


- 禁酒令冲击:多地政府将烧烤摊划为“禁酒突击检查点”,导致酒店宴会厅需求归零,县城酒店政务收入断崖式下跌


- 差旅管控:蚂蚁集团“史上最严差旅令”(职级16以下非必要不出差、每月限5天)引发连锁反应,华东高端酒店会议订单减少30%以上,茶歇消费降级至“人均一杯红茶”

 

- 信贷收紧:


银行对酒店业信贷持续收紧,某股份制银行风控总监透露:“酒店类贷款不良率已达8.7%,新发放利率上浮40%起。”私募股权基金对酒店项目的尽调通过率从2023年的62%暴跌至19%


1.3 资产抛售潮与估值塌方


行业困境已引发资产抛售潮,市场进入残酷的洗牌阶段:


- 仲量联行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酒店资产挂牌量同比激增42%,仅6月份就有37家中高端酒店通过产权交易所寻求买家


-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酒店类资产挂牌量同比增长67%,指点网酒店转让信息较年初激增3.2倍


- 头部企业开启“关店保命”模式:华住集团关闭120家经济型直营店,亚朵酒店转让18家次新物业,维也纳集中抛售三四线城市资产


资本市场对酒店资产估值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

 

- 酒店类REITs收益率持续走低,黑石、凯雷等资本大鳄已暂停收购计划


- 高盛分析师张明宇指出:“当前酒店资产估值已跌破重置成本的70%,但资本仍在观望,等待价格进一步下探。”


- 专业酒店投资基金构建新的估值模型:收购价=(年净现金流×7)-改造预留金,并等待标的价格跌破该值60%时进场


2 租赁式酒店投资:成本困局与破局路径

 

2.1 租赁模式的黄金周期终结


租赁式酒店曾是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与重要引擎,占据行业半壁江山。在2000-2010年的黄金发展期,低廉的租赁成本与旺盛的住宿需求创造了“三年回本”的投资神话。早期如家、七天等经济型品牌,投资门槛甚至低于200万元/店,几十个房间一千多平方起就能运营,快的甚至一年半就能收回投资成本。这一模式推动了中国本土酒店品牌的迅速壮大,据数据统计,两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增加了一万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而大部分为租赁型酒店投资。


然而,租赁模式的财务基础已经崩溃,面临不可持续的结构性挑战:


- 租售比例失衡:商业地产租金持续高企,而国内酒店房价在十年间基本停滞,人员工资成本却增长了五倍以上


- 回本周期恶化:从早期的“三年回本”到现在的“五年回本都岌岌可危”,五年回本代表投资回报率约10%,已是租赁型酒店常规投资的上限


- 成本死亡螺旋:多地电价突破1.8元/度,酒店中央空调系统单日耗电费用超万元;上海酒店基层员工月薪达6500元,但流动率高达48%;消防、卫生等强制性改造费用平均占年营收15%


2.2 租赁模式的天花板与转型瓶颈


租赁式酒店投资面临明确的市场定位天花板和转型瓶颈:


- 中档酒店成为租赁模式上限:中高端酒店因投资大(单房造价12-18万元)、租金压力高(通常占营收25%-35%),且无法保证高入住率,导致财务模型脆弱。一位浙江民宿主李薇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19年以680万购入莫干山物业,现挂牌价仅290万仍无人问津。“暑期收入连付利息都不够,必须止损”道出中小业主的绝望

 

- 增量物业枯竭:城市化进程趋缓导致城市新物业供应减少,目前酒店投资主体以老酒店持有者或存量物业持有者为主,新增租赁项目机会有限


- 品牌溢价不足:国内品牌在高端市场溢价能力有限,难以支撑高租金成本,陷入“升级怪圈”——经济型转战中档再战中高端,却始终难以盈利


2.3 租赁式酒店的破局路径


面对严峻挑战,租赁式酒店需通过精准定位、模式创新和技术赋能实现突围:


- 聚焦中端市场与精准改造:


- 柏曼酒店创新推出“红线必改项+重点评估项+评估项”改造模式,聚焦体验提升、门头系统、智能自助等6大核心要素,实现“千店不一面,体验一致性”


- 济南西站绿地广场店案例:仅单房1万元改造成本(改造大堂、门头、公区等关键点),就将原不起眼酒店塑造成现金牛,创连续77天满房记录


- 柳州金皇冠柏曼酒店案例:基于物业及市场实况重新定位,融合柳州特色元素与新兴消费者审美,打造多功能场景区提升坪效


- RevPAC模式替代传统RevPAR:


- 从“卖床思维”转向“每客价值深度开发”,将客房作为消费入口而非终点

 

- 安徽投资人老周实践:拆除前台改设绿植水吧(免费茶饮带动同款茶包销售)、将睡眠体验产品化(丝涟美姿感应床垫、裸眠级四件套)、限时活动卡(“今晚9点前预约享7折”)


- 无锡君来太湖饭店建立客户体验接触点全链式奖励机制:创新菜开发激励+开口服务激励,3年获3900+条好评,网络评分稳居4.86分,餐饮年营收超1.2亿


- 轻资产突围与联盟化生存:


- 加入华住“灯塔计划”等智能管理系统输出平台,支付营收5%服务费换取数字化赋能,规避重资产风险


- 抱团采购降低供应链成本,通过能源管理联盟集体议价争取优惠电价


3 自持物业酒店投资:重资产的价值重塑

 

3.1 自持模式的核心优势与资本策略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自持物业酒店展现出显著的抗风险能力和资本运作优势:


- 规避租金风险:自持物业完全规避了租赁式酒店面临的租金成本刚性上涨压力,在长期持有视角下,运营成本占比显著低于租赁模式(人力+能源占比约60%,租赁模式则租金+人力+能源超85%)

 

- 资产证券化通道:开元旅业集团成功实践酒店REITs模式,将5家自持物业酒店打包上市,估值达40多亿元。董事长陈妙林指出:“REIT方式估值较高,且融通性好,因为REIT都挑优质酒店注入,而整体上市则可能会被业绩不佳的酒店拖累。”


- 资本利润率导向:开元对注入REIT的酒店资产设定明确的资本利润率门槛(7.8%),并计划将上海松江、苏州和开封的3家利润良好酒店作为第二批注入资产


3.2 自持物业的升级方向与增值路径


自持物业酒店需通过产品分层、技术赋能和资产优化实现价值提升:


- 智能资产溢价战略:


- 仲量联行评估报告揭示:配备完整智能系统的酒店估值比传统酒店高15%-20%

 

- 陕西某酒店接入洛桑智能系统后,人力成本下降40%(自助入住机承接65%客流量),能源节省32%(AI动态调节客房温控),附加收入提升(机器人配送促成23%的二次消费),单房日成本降至89元


- 北京中关村某科技主题酒店凭借AI客房系统与数字运营能力,挂牌价超出周边同类资产27%

 

- 多元业态融合增值:


- 空间价值重构:

 

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突破传统思维,将“五星品质地摊价”的炒面、凉面端上街头;


成都某五星酒店推出8元凉面、10元炒面的大分量街头餐饮;


上海外滩奢华酒店把下午茶搬进写字楼大堂,价格降至星巴克水平


- 情绪价值变现:

 

锦江酒店联合“会说笑喜剧俱乐部”启动“悦见锦江·脱口秀漫旅”全国巡演,将酒店打造成年轻态生活方式空间;

 

华住旗下桔子酒店开启1000店宠粉活动,与泰迪珍藏推出限定版“桔子小熊”挂件,圈粉年轻人与亲子家庭



- 存量改造精准投资:


- 万信至格酒店建立 “三阶产品体系” :基础层(客房舒适度与公区优化)、进阶层(银杏符号IP+元气温暖友邻服务)、高阶层(餐饮/会议/娱乐多元经营)

 

- 针对华中地区存量酒店(占比超65%)设施老化问题,采取“轻改造、重运营”策略,聚焦省会及地级市核心商圈,为单店提供模块化改造方案与严格成本控制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